唤山灵一问,螺子黛、是谁供。画婉娈双蛾,蝉联八字,雨泪烟浓。澄江婵娟玉镜,尽朝朝暮暮照娇容。只为古今陈迹,几回愁损渠侬。
千年颦蹙谩情钟。惨绿带云封。忆赏月天仙,然犀老将,此恨难穷。持杯与山为寿,便展开修翠恣疏慵。要似绛仙妩媚,更须岚霭空蒙。
【注释】
蛾眉亭:在今湖北汉阳。
唤山灵:向山神问讯,请山神告诉。
螺子黛:指女子的眉毛。
婉娈双蛾:美丽的双眉。婉娈,美好。
蝉联八字:形容字画工整。
玉镜:比喻明净如镜的江水。
婵娟:形容月色明亮而圆满。
澄江:澄清的江水。
朝朝暮暮:一天到晚。
颦蹙:皱眉,指愁思。
天仙:即仙女。
然犀老将:意谓年老力衰的犀牛。犀,一种动物名。然犀,语出《庄子·秋水》:“今夫瑉(音xian)象者,有宛(音yun)膝而无臲(音tong),有便(音biàn)腹而无惮(音dan)。”言其形虽美,但力不足。
持杯与山为寿,展开修翠恣疏慵:拿着酒杯向山神祝寿,任凭自己心情舒放自如。
绛(红色)仙:指仙女。妩媚:姿容秀媚。
岚气:云雾。
【赏析】
《木兰花慢·题蛾眉亭》,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词作之一。此词上阕写蛾眉亭的景色和作者赏景时的情状;下阕写蛾眉亭的传说故事,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唤山灵一问”,开篇点题,直接向山神发问。“谁供”二字,既表明了词人的主观意图,又暗示了蛾眉亭所处之山。
词人描绘了蛾眉亭周围的景象。“画婉娈双蛾,蝉联八字,雨泪烟浓”,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画中的双眉婉转、优美,仿佛能滴下水来;画面上的八字眉如同泪水一般,让人心烦意乱;江水清澈如镜,映照着娇艳的月色。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澄江婵娟玉镜,尽朝朝暮暮照娇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蛾眉亭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而“玉镜”则是对江水的描述。江水如同一面镜子,将皎洁的月光映射出来,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清晰、动人。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词人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描绘了蛾眉亭周围的其他景物:“只为古今陈迹,几回愁损渠侬”。这里的“渠侬”是词人对自己的称呼,表示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由于岁月的变迁,这些古迹已经不再存在了,这让词人感到十分惆怅。
为了表达这种情感,词人巧妙地使用了“千年颦蹙谩情钟”这个典故。“千年”,指的是时间的流转;“颦蹙”,则是指皱眉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情钟”,则是用来形容对往事的怀念之情。通过这个典故,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惨绿带云封”,这句诗描绘了蛾眉亭周围环境的另一种风貌。这里的“惨绿”指的是一种带有悲伤色彩的颜色;“带云封”则是指云雾环绕的景象。通过这两个词汇,词人形象地描绘出了蛾眉亭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忆赏月天仙,然犀老将,此恨难穷”,这三句诗进一步展开了词人的想象。这里的“天仙”指的是仙女,而“然犀老将”则是用来形容年老力衰的犀牛。通过这两个词语,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女们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生命力流逝的感慨。
词人以“持杯与山为寿,便展开修翠恣疏慵”作为结束。这里的“持杯与山为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许;而“修翠恣疏慵”,则展现了词人自由奔放的个性。
《木兰花慢·题蛾眉亭》这首词通过对蛾眉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之情。同时,词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