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壤吴江左,州民泰伯馀。
田莱空草莽,井色共萧疏。
相食能无忍,传闻信不虚。
寒沙满骸骨,掩骼意何如。
【注释】:
丁未: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越壤吴江左:在吴江之东。州民:指吴江县的百姓。泰伯馀:泰伯是周太王的儿子,古公亶父(dǎn)长子,封于吴,故称泰伯。余:指他的后代。田莱:田野上的杂草。空草莽:指荒芜不治。井色:井水。萧疏:萧条冷落的样子,这里借指荒凉。相食:互相残杀取食。传:传来。传闻信不虚:传言可信。寒沙:指荒漠的沙地。掩骼:掩埋尸体。
【赏析】:
《丁未岁哀越民》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四句以“越”、“吴”为线索,描写了江南一带荒凉凄苦的景象;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民众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痛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凄凉,感情深沉。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写江南一带荒凉凄苦的景象。越:泛指江南地区。壤:土地。吴江左:指吴江以东之地,泛指江南地区。州民:指吴地百姓。泰伯馀:指泰伯的后代,即吴地百姓。两句意思是:江南一带荒凉凄苦的景象,是越地百姓所遭受的。
颔联写江南一带荒废荒芜不治的景象。田莱空草莽:指田野上的杂草长满,庄稼被荒废。井色共萧疏:井水变得萧条冷落,无人饮用。两句意思是:田野上的杂草长满,庄稼被荒废,连井水都变得萧条冷落。
颈联写江南一带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战乱中饱受苦难。相传:传说。传闻信不虚:传言可信。两句意思是:相传有战事,但传言可信吗?寒沙:指荒漠的沙地。骸骨:尸体。掩骼:掩埋尸体。意何如:你怎么看呢?
尾联表达诗人对民众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痛惜之情。掩骼意何如:掩埋尸体的意思又该如何看待呢?这一句是诗人自问,同时也包含了对其他百姓的同情。赏析完这首诗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与损失的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