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馀光白,斜虹带雨长。
半天分远近,二气亵阴阳。
娲石犹能见,秦桥不见梁。
龙渊在何处,倚望极苍茫。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 返照馀光白:太阳的余辉反射在水面上,使得水波呈现出白色。
- 斜虹带雨长:天空中的彩虹斜挂在雨后的云层之间,色彩鲜明而持久。
- 半天分远近:天边的景象由于距离不同而有远近之分,近处的色彩更为明亮清晰。
- 二气亵阴阳: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阴阳)在这里相互作用,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 娲石犹能见,秦桥不见梁:传说中用来补天的五彩石和秦始皇建造的桥梁至今尚可见,但已不再存在。
- 龙渊在何处,倚望极苍茫:询问那传说中的龙潜藏之处在何处,只能远眺,感受无尽的空旷和神秘。
译文
余晖反射在湖面上,水波荡漾着白茫茫一片;
一道彩虹横跨天际,带着几滴雨珠更显得绚丽多彩。
天空分出远近层次,远处的颜色更加明亮清晰;
天地间两种力量相互影响,创造出美丽和谐的景象。
曾经用来补天的五彩石,以及秦始皇的桥梁,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我无法找到龙的踪迹,只能站在高处眺望,感受无尽的空旷和神秘。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通过对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
首句“返照馀光白”运用了“返照”这一意象,表达了夕阳的光辉反射在湖面之上的情景。这种写法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斜虹带雨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的彩虹及其与雨的结合。彩虹的出现通常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而这里的“带雨长”则强调了彩虹的持久性和美丽。
第三句“半天分远近”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使读者能够看到更远的景色。这种远近相间的描绘手法,增强了诗的立体感和深度。
最后一句“倚望极苍茫”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感到既激动又无奈,只能远远地观望,感受那份苍茫和无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