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庶既富,建学立教。
笾豆鼓钟,于乐孔庙。

【注释】:

庶:众。

于:在。

孔庙(mù):孔子的庙宇。

【赏析】:

《诗经》中有多首诗篇都以乐舞歌颂先王之功德,本诗即咏叹西周文王的功德,其内容主要反映了文王建功立业、教民为政的过程,歌颂了文王的文德武功。全诗四章,每章八句,前四句写文王的功德;后四句写文王的祭祀与宴享。

首章写文王“既富”之后建立学校、设立教化。“庶”是众多的意思,“富”,指国家强盛富足。“建学”是建立学校。“立教”就是设立教育制度,使人们受到教育培养。

次章写文王教民为政。“笾豆鼓钟”,是古代礼制中祭祀时所用的祭器,这里指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于乐”,指音乐歌舞等助祭活动。“于孔”是指孔子的庙堂。“庙”即孔子的庙宇,这里泛指孔子庙。孔子是古时圣人,所以用孔子的庙来象征孔子。这一部分写文王教民为政的活动,通过祭祀和宴享,来巩固政权、安定人心、凝聚力量。

三章写文王祭祀和宴享的情况。“于戏”是赞叹之声,“于戏”,犹今语“啊”。这一部分写文王祭祀和宴享的情景,通过描写文王对祖先的祭祀,以及文王宴享诸侯、群臣的情景,来表现文王的圣明、仁爱和宽厚。

最后总结赞颂文王的功德。“文王”是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是周朝开国功臣,他善于治理国家,勤勉于政事,深得人民爱戴,因而得到人们的称赞。

本诗采用四言韵文体,语言朴实而优美,音节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富有韵味,是一首很优秀的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