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生颇俊逸,郑子复绸缪。
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
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
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
杏花开如锦,杨柳满陌头。
去时小儿女,来诧真骅骝。
【注释】
- 楼彦珍:指名门望族子弟,北游京师。予:我。病:因病不能前去送行饯别。岁晚:时值年底。有怀:有所感怀。并寄:同时寄给。彦昭:指友人。浚常:指诗人的朋友张浚。
- 宣生:名不详。俊逸:英俊豪放。郑子:名不详。复绸缪:又殷勤地安排、策划。趾高:意态高傲,趾:足。捷步:快捷的步伐。胸正:心胸正直,胸:胸膛;正:正直。昏眸:眼昏花。早看:及早看见。拜家庆:指登科及第。动:感动,惊动。宸旒(chén liú):皇帝的冠冕上下垂挂着的玉串。宸宫:帝王居住的地方。传车:指朝廷的车马。定:一定。碍:障碍。关钥:门户钥匙,比喻要人。若抽:像被抽出一样,形容轻易得到。小儿女:年轻的男女。来诧(chà)真骅骝(huá lú):他们惊叹不已,好像真的骑上了骏马。来:回来时。诧:惊讶,惊异,惊怪。
- 这首诗是诗人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冬日写给友人张浚的诗作。
【译文】:
张浚在京城很受重视,很有前途,你一定要努力啊!我们一同进京去,一定能够感动皇上,让你一举成名。朝廷的车马一定会顺利通行,你的官职一定可以轻易得到。杏花开得如同锦绣,杨柳覆盖了大路旁。你去的时候年轻男女们都很惊讶,回来时都惊叹你真是骑着骏马回来了。
【赏析】:
此诗首二句为送张浚北上而作。“楼彦珍”指名门望族子弟,名不详。他北游京师,作者因病未能前去送行饯别,故以“予病不及往饯”点明题意。“岁晚有怀”,指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并寄彦昭浚常”即同时寄给彦昭和浚常,表明二人都是朋友。“宣生”指张浚之友名不详。“颇俊逸”,说他很有才气,“郑子复绸缪”,则是指张浚之母郑氏也极有心计,精心策划。“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写其举止不凡,志向高远。“早看”两句是说张浚早就能看见自己中举的情景。“共许动宸旒”,“宸”指帝所居,“旒”指帝王头上的玉串,用“共”字表示彼此同意。“传车”指朝廷的车马。这四句是说张浚一定能受到皇上的赏识,早日得官。
“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意思是说朝廷的车马一定可以畅通无阻,张浚的官职一定可以轻易得到。“传车”与“定不碍”对仗工整。“关钥”与“若抽”对仗也很工整。“关钥”是说张浚的才能足以担当国家重任,“若抽”是说一旦得到机会就能得到成功,所以“关钥便若抽”就是比喻张浚一旦得到了机会就会成功,得到提拔。这一句是说张浚一定会成功,朝廷的官职一定会得到。“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是说张浚早早就能看到自己登科及第的喜讯,大家都相信他一定会得到提拔。
“早看拜家庆”四句是写张浚中进士后的喜悦之情。“早看”是说张浚很早就能见到自己的好消息。“拜家庆”,是说自己中了进士,家里高兴得像庆祝节日一样。“共许动宸旒”与“早看”相对应,也是说大家一起相信他能中进士,得到提拔。“来诧真骅骝”是说张浚中了进士以后回来时,大家惊讶地赞叹他是一匹骏马,比喻他非常出色,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最后四句是写张浚回到京都后的情况。“去时”两句是说张浚离开时年轻人都很惊讶。“来诧”即回来时。“真骅骝”比喻他非常出众,有超群的才能。这是写他回来后的情况。“去时”两句与开头相照应,“来诧”与“来诧真骅骝”相对应。“去时”与“来诧”相对应,“来诧”与“来诧真骅骝”相对应,“来诧”与“真骅骝”相对应,“真骅骝”与“来诧”相对应,“来诧”与“来诧真骅骝”又相互对应。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