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碧荡荡,远草绿愔愔。
并作相思海,春来一样深。
注释:
- 遥天碧荡荡:天空广阔,碧绿色。
- 远草绿愔愔:远方的草地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并作相思海,春来一样深:相思如海洋般广阔无边,春天到来时依然如此深沉。
译文:
- 天空广阔而碧蓝,远处的草地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诗中用“遥天碧荡荡”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碧蓝色,用“远草绿愔愔”来形容远处的草地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遥天碧荡荡,远草绿愔愔。
并作相思海,春来一样深。
注释:
江山万里图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画面中展现了辽阔的江山和壮丽的景色。首句“只尺寒流千万峰”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蜿蜒曲折,以及山峰的连绵起伏,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次句“濡声寂寂暮猿空”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山谷中的猿猴在暮色中长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译文: 只见一条条寒流蜿蜒曲折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毡城万里风雪寒 - 词语注释:毡城,指代遥远的边城。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风雪寒,描绘了边城的严寒气候。 - 译文:遥远的边城,风雪肆虐,天气寒冷。 2. 妾行虽危汉室安 - 词语注释:妾行,指昭君出塞的旅程。虽,虽然。危,危险。 - 译文:虽然昭君出嫁到匈奴,但汉朝依然安定无忧。 3. 汉室已安妾终老 - 词语注释:汉室,即汉朝。已安,已经安定。妾,指昭君。 -
诗句原文:自君之出矣,妾自奉尊嫜。知君不思妾,亦当思故乡。 译文:自从你离开后,我独自侍奉着家室。知道你不再想念我,我也该思念我的家乡。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性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她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即使知道丈夫不再回头,她也依然怀念自己的故乡。这里的“自君之出”指的是丈夫离开,而“妾”则是指妻子。诗中的妻子虽然孤独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丈夫。 赏析
诗句翻译:“全齐拱手受燕兵,义士谁为国重轻?” 这句诗的大意是说:整个齐国都向燕军投降了。那么在国家危难之际,谁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是谁应该为国家的安危和利益负责呢?这里的“义士”指的是那些忠诚于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利益和安危而奋斗的人。他们可能是武将,也可能是文臣,或者是普通百姓。然而,面对外敌入侵的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选择投降或妥协,这让诗人深感痛心和愤怒
【注释】五杂组:指战国时齐威王设的五个方面的人才。冠冕缨:指戴帽饰、系缨带。 往复还:指军队调动频繁,往返不定。戍卒更:指士兵换防。 不得已:指形势迫使。平城:地名,在今河北正定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战争造成的惨象,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炼质朴,形象生动传神,富有音乐感。 “五杂组,冠冕缨。往复还,戍卒更。不得已,困平城。”这四句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首联写景灵宫的原庙,用“都人忆故宫”点出孟门,即唐玄宗曾到孟门,后在长安建兴庆宫,称南内或西内,又称大明宫。第二联写当年唐玄宗驾幸处,乔木鸟呼风,写出了当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第三联写“乔木”之盛,是借昔年之事以喻当今之事,暗寓今不如昔之意
注释:刘伶墓 酒浇磊块作平怀,一锸相随死便埋。 个是先生醒时语,醉中那复问形骸。 刘伶墓:即刘伶墓诗,晋代阮籍的《咏怀诗》之一。 刘伶:即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兼酿酒师刘伶。 磊块:指胸中郁闷不平之气。 平怀:心情平静。 锸(chā):古代挖掘土地的工具。 个:指“我”。 醒时:清醒的时候。 语:说的话。 形骸:形体、躯体。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与感悟。首句“酒浇磊块作平怀”
玉环病齿图 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 注释: 一点春寒入瓠悄:一点春寒悄悄进入葫芦。瓠,葫芦。 海棠花下独颦眉:独自皱着眉头看着海棠花。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厨房里每年的日子都不曾传唤过我,也不曾被君王索要过荔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玉环的牙齿和对食物的喜好,来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注释: 1. 旱乡田父言:这是诗人对一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农夫的赞美,他辛勤劳作,不畏艰辛。 2. 疲牛病嚅饿桑间:疲惫的牛在桑树丛中挣扎着寻找食物,饥肠辘辘。 3. 碌碡间眠麦地乾:牛躺在干涸的麦田里休息。 4. 残税驱将儿子去:为了缴纳剩余的税款,农夫不得不让年幼的儿子外出打工挣钱。 5. 岂畦欲倩草人看:难道田地里的杂草需要请草人来除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农民的生活场景
注释:函谷关中有很多富列侯,黄童也僭越上卿的阴谋。此时园绮还是年幼的人,甘隐居商山到了白头。 赏析:这首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汉代甘罗、商山四皓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不满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身遭遇,反映了作者的感慨与无奈
长相思 昨夜相逢处,朦胧春梦中。 辽西书不到,莫是戍辽东。 注释: - 昨夜,指昨晚。 - 相逢处,表示昨晚的相遇地点。 - 朦胧,形容模糊不清,像雾一样。 - 春梦,春天做的梦。 - 辽西,指东北地区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边远之地。 - 书不到,书信没有送到。 - 戍辽东,守卫辽东边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远方心仪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昨夜相逢处”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
注释 五杂组:古代一种用丝织品制成的小袋,用以盛放食物等物品。 角黍(zhú):粽子,以糯米和各种配料包裹在竹叶或苇叶中蒸熟而成。 还:归还。 借书瓻(jū):《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向汉武帝献上一个用五彩丝绳编织而成的袋子,称为“瓻”。 九夷:指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 赏析 《五杂组》是一首描写生活琐事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妾薄命 - 云母屏,琢春冰,鲛女织绡蝉翼轻。比妾妾薄命,比君君薄情。 - 注释: 妾薄命 - 形容自己命运多舛,如同云母屏风一般坚硬而无法动摇。 - 译文: 我的命运如同坚固的云母屏风,我像春天的冰雕一样精致。你的命运和情感,就像那鲛人织制的丝绸一般轻盈透明。 2. 红绵拭镜照胆明,还疑妾貌非倾城。倾城从来有人妒,况复君心不如故。 - 注释: 红绵拭镜照胆明 -
【注释】 过乌山铺:经过乌山铺。 溪流霜后浅,野烧晓来明:秋水因霜降而结冰,晨曦时又融化了。 古路无人迹,空山有驿名:古老的官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座荒废的驿站。 衾寒知夜永,柝响觉风生:被子很冷,知道夜很深;更夫敲梆子的声音,让人感觉到风在吹。 苦被浮名误,栖栖复此行:苦苦地被名利所迷惑,匆匆忙忙地又要出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叙事,抒发了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义重身先死,城存力已穷。” - 注释: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自己。 - 赏析:这句表达了杜甫对忠诚于国家、愿意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的赞美。他视国家的安危为己任,宁愿牺牲个人生命也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 第二句:“百年深雨露,一士独英雄。” - 注释:历经百年沧桑,仍受百姓爱戴;一位英雄独自撑起一片天空。 - 赏析
【解析】 此诗首句点明“归”,次句写故居已久无主,第三句承上启下,第四句承前意发展,第五六两句写故居的荒废和亲人的不在,末句以痛哭松楸收尾,表达了诗人的悲愤。 【答案】 ①过:经过;②柴门:草门。 译文:白发人回故乡,只见荒芜的茅屋,柴门已掩,不见人影。 ③忠清千古事:指忠臣被贬后仍忠于国事(或指忠臣被贬后仍忧国忧民)。骨肉一家魂:指忠臣被贬后仍思念家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