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
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
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

【注释】

刘太博挽词三首:指唐代刘禹锡。

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意思是说刘禹锡的悟性高,通晓众多圣人的思想,他所写的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

千年遗此老:意谓刘禹锡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文流传了千年,为世人所珍重。

四海□先生:指刘禹锡的诗文名扬四海,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敬仰。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意谓刘禹锡的诗文虽然流传千古,但其本身并无多少价值,人们只是出于对他的崇敬之情而加以赞美。

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意为难道就没有人像李白、杜甫那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吗?他们同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足以使国家昌盛繁荣。这里的“房杜”指的是唐朝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唐代伟大诗人之一李白的悼念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同为唐代著名诗坛巨匠,二人齐名,世称“李杜”,故刘诗中常将两人并提。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李白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的。

首联“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赞扬李白的悟性高,通晓众多圣人的思想,他所写的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才高的钦佩之情。

颔联“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意为刘禹锡认为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文流传了千年,为世人所珍重。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颈联“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意谓刘禹锡的诗文虽然流传千古,但其本身并无多少价值,人们只是出于对他的崇敬之情而加以赞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价值的认识。

尾联“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意为难道就没有人像李白、杜甫那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吗?他们同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足以使国家昌盛繁荣。这里的“房杜”指的是唐朝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价值的认同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