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闲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
【注释】:
但觉焦原苦:只感觉烧荒的地方苦。焦,指烧荒。
何当沛泽流:什么时候才能像水一样泛滥。沛,大水。
夕风微报响:傍晚的风轻轻吹动,发出细微的声音。
古木暗藏秋:古老的树木在秋天的阴影中显得暗淡。
未事冥难测:没有发生的事情难以猜测。
闲心远作愁:闲暇无事时却感到忧愁。
乱山高下碧:参差不齐、高低不同的山峦上覆盖着碧绿的树叶。
烟霭澹浮浮:烟雾蒙蒙,轻飘飘地飘荡在空气中。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山间观察自然景象的画面。诗的开头两句“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烧荒的土地比作苦海,而期望洪水能泛滥成灾则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三句“夕风微报响”和第四句“古木暗藏秋”共同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场景,夕阳西下,微风拂过,古树掩映着秋天的气息。
第五句“未事冥难测”和第六句“闲心远作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尽管他试图用闲适的心情来摆脱忧愁,但内心的思绪仍难以平息。
最后一句“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描绘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山水画面。山峦错落有致,绿树掩映其中,烟雾缭绕于四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