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如郁郁,郁郁亦何似。
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
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
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
惟我于其间,欲策无名骥。
出门万里远,寸挽何能至。
山空白云合,日黑野风驶。
独默已如喑,闲送飞鸦坠。

【注释】

①掩卷:指放下书卷。郁郁:愁闷。亦何似:怎么能够比得上呢?

②野人:隐士,山野之人。忧:忧愁。

③去者:死去的人。极所诣:达到极点、最高境界。

④来者:活着的人,后生。邈难至:远不可及。

⑤于:从。无名骥(jì):没有名的良马。

⑥出门万里远:走出千里之外。寸挽何能至:拉一尺长的弓又怎么能射得中呢?

⑦山白:指白色的山峰。日黑:指太阳落山时的天色。野风驶:野地的风吹动。

⑧喑(yǐn):失声,哑巴。闲送飞鸦坠:默默地看着飞鸟坠落。

【赏析】

《掩卷》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为作者自述其志趣,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渺茫的感慨。

首联“掩卷如郁郁,郁郁亦何似。”写自己读书时的心情。作者在读书时总是感到心情沉重、郁闷。这两句诗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这种心情,用“掩卷”和“如郁郁”两个词语描绘了读书时的情绪状态。“掩卷”指的是放下书本的动作;“如郁郁”则形容这种心情的压抑和沉重。这种心情与读书时的心境紧密相连,反映了作者对书籍内容的深刻感悟。

颔联“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继续描述作者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野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常常陷入忧虑之中,却无法理解为何要如此担忧。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敏感和关注。

颈联“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则转向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过去人物的评价和思考。作者仰望历史,感叹那些逝去的人物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境界。这里的“去者”指的是历史上的名人或伟人;而“极所诣”则表示他们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对历史成就的认可。

尾联“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则是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后世的期望和期待。作者抬头望向未来,期待着后人能够超越前人的足迹。这里的“来者”指的是未来的子孙或后来的人们;而“邈难至”则表示他们的成就难以超越前人。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后人的期许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时的心情、内心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渺茫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