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画史知无几,吴下僧繇独擅场。
百叠苍峦浮障起,千林绀叶入云长。
低回野渡钟声远,寂寞荒村树影凉。
咫尺披图更萧瑟,短词何敢遂揄扬。
诗句解读与译文:
- “张僧繇霜林云岫” - “张僧繇”指的是南朝画家张僧繇,因其擅长画佛像而闻名。此句表明画作展现了他非凡的绘画才华,尤其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这里的“霜林云岫”形容的是一幅具有秋天霜色和山峦云雾的图画。
- 译文:“是张僧繇的作品,展现了霜降后树林中的云彩。”
- “六朝画史知无几,吴下僧繇独擅场” - 这句话在说虽然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但张僧繇在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名声无人能及。
- 译文:“在六朝的画家中,很少有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他在吴地独树一帜。”
- “百叠苍峦浮障起,千林绀叶入云长” - 描述了画中连绵起伏的群山以及丰富的树木色彩。
- 译文:“一百层重叠的青山仿佛被屏障所覆盖,千种不同颜色的树叶高高地伸入云端。”
- “低回野渡钟声远,寂寞荒村树影凉” -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黄昏时分的钟声和稀疏的树影给人带来深深的寂寥感。
- 译文:“缓缓流淌的小溪旁,悠扬的钟声传得很远;寂静的村庄只有稀疏的树影陪伴。”
- “咫尺披图更萧瑟,短词何敢遂揄扬” - 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的谦逊态度和对绘画作品的真实感受。
- 译文:“尽管我能够近距离欣赏这幅画,但我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感受到画中景色的萧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反映了张僧繇在绘画方面的卓越才能。诗中不仅赞美了他的技艺,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画作细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美感,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画面之美,同时引发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层次思考。整体而言,此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艺术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