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不是画,近听疑有声。
落落不对俗,涓涓长自清。
【注释】
画竹十二首:这是一幅画,画中有十二只竹子。
忽:忽然。
不是:并不是。
近听疑有声:靠近听来好像听到一点声音。
落落不对俗: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涓涓:细流。
长自清:永远保持清白的节操。
【赏析】
《画竹十二首》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画中竹子的喜爱。全诗四句,语言朴实自然,却能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和艺术特色,给人以清新隽永之感 。
“忽见不是画”,诗人在观赏这幅画时,感到它并非寻常的画作,而是具有某种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正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感受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近听疑有声”,诗人进一步从听觉方面去体味,发现画面上那些挺拔的竹子仿佛正在“沙沙”作响,仿佛真的会发出声音,这种想象又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落落不对俗”,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将竹比作高士、隐士,表明诗人对画中之竹的赞美之情。“涓涓长自清”,诗人用“涓涓”来形容溪流的声音,说明画中的溪流清澈,也比喻画中之竹的品格。
这首小诗虽只有短短四句,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声音以及品质,表达了画家和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纯洁高雅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