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
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此题中,首先要注意“嘉禾”即嘉兴,“梁朝桧”指南朝宋时的柳公绰所建的柳堤。这首诗是诗人在嘉兴时写的一首七绝。

首联写景:“忆馀杭嘉禾八景空翠风烟”,意思是说,我怀念杭州八景中的“空翠”,而如今却只余下一片风烟。首尾两句一反一正,一虚一实,形成鲜明对比。首句“忆”字,表明这是诗人有感而发的抒情之作;尾句“空翠”则表明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追忆和向往之情。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也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颔联写景:“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意思是说,高高的城墙上有美丽的亭台楼阁,栏杆下波光粼粼,月光照映下的池塘边草丛丰茂。这两句描写了杭州西湖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颈联写景:“亭亭遥峙梁朝桧”。意思是说,高大挺拔的树木矗立在水边,像梁代柳公绰所种的柳树一样。这几句描写的是西湖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尾联写景:“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意思是说,曲折交错的树木与翠绿的山峦相接,可惜天空中缺少青山。这两句描写了杭州西湖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尾联两句,用“独怜”“却喜”二字,将感情推向高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综上分析,本诗为诗人在游西湖时有感而发之作。首联点明主题,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追忆之情;颔联、颈联、尾联则描写了西湖周围的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堪称佳作。

【答案】

忆馀杭嘉禾八景空翠风烟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

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译文:

回忆杭州的八景中有空翠、风烟,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城墙上的高墙亭楼,栏杆下波光粼粼。

高大挺拔的树木矗立在水边,像梁代柳公绰所种的柳树一样。曲折交错的树木与翠绿的山峦相接,可惜天空中缺少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