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丹阳成陆走,驱车长坂复经丘。
青山东去连京口,红日西沈向石头。
客路最嫌鸡戒晓,乡心生怕雁横秋。
明朝定宿乌衣巷,斗酒还浇逆旅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全诗内容,然后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注意从抒情方式、手法、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角度分析。

“舟次丹阳成陆走”,诗人乘舟经过长江,在丹阳停船上岸后便踏上了陆地。这句中的“成陆”指登陆,“走”即行走。

颔联两句写景:“驱车长坂复经丘。”意思是说:我驾车走过长坂,又经过山丘。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过江时的所见,“复”字说明诗人不是首次经过,是多次经过。

颈联两句写景:“青山东去连京口,红日西沈向石头。”意思是说:东边是青山,西边是京口,夕阳落山时正好落在石头城上。这两句中,诗人选取了青山、东边、西边、石头城四个意象来勾勒出一幅晚霞满天、江水滔滔的江南水乡画面。

尾联两句写景:“客路最嫌鸡戒晓,乡心生怕雁横秋。”意思是说:旅途最为讨厌清晨听到鸡叫,而心中却害怕秋天到来时大雁南飞。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江南旅途上,最怕听的是晨钟暮鼓,怕看到的是秋风落叶的景象。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方法,写出了游子在旅途上的思乡之苦。

尾联两句写景:“明朝定宿乌衣巷,斗酒还浇逆旅愁。”意思是说:明天我要在乌衣巷投宿,就用一杯美酒来浇灭心头的忧愁吧。这两句是写诗人在乌衣巷投宿后的打算。乌衣巷是南朝时期著名的豪门贵族聚居地。诗人在此投宿,可见其流落异乡之苦。

【答案】

舟次丹阳成陆走,驱车长坂复经丘。青山东去连京口,红日西沈向石头。客路最嫌鸡戒晓,乡心生怕雁横秋。

明朝定宿乌衣巷,斗酒还浇逆旅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