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
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
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
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
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
瞳子罹哀酸,蹙额攒清扬。
愤嫌书字细,频挑灯烬长。
远睇觉暂明,迫观愈微茫。
掩卷重太息,惊心怛中肠。
秋夜读书感怀
【注释】宵:晚上。除:清除。界:划分,区分。心房:指心胸。湛:清澈。飞露:飘落的露珠。思虑:思考。短檠:矮小而短的灯。方册:方形的书册。玄花:深黑色。瞳子:眼球。罹(lí):遭受。哀酸:悲伤。蹙额:皱紧额头。愤嫌:厌恶。长:延长。远睇:远处看。掩卷:合上书本。重:重复。怛中肠:惊惧不安。
【赏析】《秋夜读书感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九月十五日,是年杜甫在夔州,时年五十二岁。
首联“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写深夜雨过天晴,明亮的圆月高悬在天空,照亮了诗人的书房,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和思绪。
颔联“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描绘了夜晚书房内的情景,秋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颈联“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感受和思考,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陪伴着自己,这种寂静的环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
尾联“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描绘了诗人正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读书的场景,一盏矮小而短的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书页上的文字,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安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书房的描写和对读书过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平和的环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