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
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
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闲厦。
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
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
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注释】

①《寄筹堂》:指杜甫的《寄李儋元锡》。李儋是杜甫的朋友,元锡是他的字。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李儋的。②“老”:这里指诗人自己。③“所”:所怜、所惜。④“独”:孤单。⑤“等闲”:偶然,偶尔。⑥“宰肉社”:古代的一种祭祀。⑦“争奈”:无可奈何。⑧“东野”:指陶渊明。⑨“庇”:庇护。⑩“厦”:房屋,这里指住所。⑪“顾我”:以我自比。⑫“盖头茅”:草棚子上盖的茅草。⑬“宁肯”:怎肯。⑭“问舍心”:有买房子的念头。⑮“商”:通“桑”,蚕。⑯“罪”:责怪,指责。⑰“须待”:必须等到……的时候。⑱“长者”:这里指李儋。

【译文】

年迈的人常被人们所怜爱,贫穷时朋友就少。 偶然门前的车马多,全进了屠宰场。想追随射虎的勇将,无奈没有一匹马。怎么能化作云彩,四方追逐陶渊明? 大为天下士人庇护,拟作万间宽敞的房屋。 看我自己只有茅屋一间,怎么肯助一把力呢? 不是有买房子的想法,恐怕躺在床上下不了床。纵然有留住人的心愿,可没有馆舍不能借给。 因长期住在外面,常常遭到商人的责备。 必须等到租屋安定下来,然后才能见到李儋。

【赏析】

这是杜甫在成都所作《寄李儋元锡》诗中的一首。诗中抒发了与友人李儋离别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自己虽年高而遭世难,朋友却寥落无几;颔联写自己偶得门车,全归屠场;颈联写自己欲追猛虎将军,却苦无坐骑;尾联写自己渴望能像陶渊明那样四处遨游,但终不得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体现了杜甫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思想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