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夸朝复暮。
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闲多少闲云雨。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
殷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
【注释】
扫晴妇:扫晴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劳动,用以清除庭院中的落叶。扫晴妇即指从事此业的妇女。
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挽起衣裙,提起扫帚,挂在屋檐下,就摇动着手中的扫帚。
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她把扫帚从屋檐上拿下来,准备扫地时,却又犹豫不决,想扫又怕扫不动,想动手又没人替她拿扫帚。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夸朝复暮:她对着一个偶人(或木偶)说话,那木偶却只能像泥土和木头一样应答。
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闲多少闲云雨:龙公就是老天爷,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偏要管人间的私事。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听说周人担心干旱的天气,不知道东海有冤屈的妇女。
殷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请那位姓封的亲戚帮忙,让她能摆脱困境。
【赏析】
《扫晴妇》,唐·张祜作。诗写一位妇女因丈夫不在家而独自扫庭除草。她挽袖提帚扫到屋檐下,却不敢拂去,怕伤及“阴物”,扫也扫不去,只好让这扫帚悬在那里“自鸣得意”。她对偶人说话,那只有土块、石头的偶像竟不知如何回答。老天爷“不作本分事”,却偏要做那些不该由他做的事。最后,这位妇女只得求邻居帮忙,希望丈夫回来能解除她的困境。这首诗以妇女为主人公,通过对她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妇女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语言质朴,形象生动。
首句写扫晴妇“卷袖褰裳手持帚”的动作。“卷袖”说明她开始工作了;“褰”字则表明她正忙着干活。“手持帚”三字点出她的工作内容。“挂”字用得巧妙。“挂向阴空便摇手”,既表明她已将扫帚悬挂在檐下,又表明她还在犹豫,因为如果用力一扫,可能会把扫帚弄落。“便摇手”则暗示她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动手了。这一动作描写非常形象,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中间四句写她在工作过程中的困惑和无奈。“前推后却不辞劳”,表现了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欲动不动谁掣肘”则是说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不知如何解决。“偶人相对木与土”,描绘了她面对偶人时的无助感;“神女但夸朝复暮”,则表现了她对命运的感慨;“龙公不作本分事”,则揭示了她对现实的不满。这些诗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她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的变化。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对主题的升华。“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一句,既揭示了她的处境,又表现了她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殷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一句,既是对她请求帮助的回应,也是对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妇女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