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虞山北,春风忆旧游。
翠厓云每集,丹壑水争流。
染翰超怀素,哦诗继惠休。
何当上湖夜,相与泛扁舟。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李瓒的作品,题目叫《春初奉寄海虞山北声九皋上人》。下面将按照您的格式要求,逐句进行翻译并给出赏析:

  • 诗句解释
  1. 杖锡虞山北:意思是拿着拐杖前往虞山的北部。杖锡是一种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行旅之具,这里指诗人拄着拐杖,准备去虞山的北部。
  2. 春风忆旧游:春天的风让人怀念过去游玩的时光。这里的“春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3. 翠厓云每集:翠崖上的云雾经常聚集。这里的“集”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4. 丹壑水争流:丹色的山谷中水流湍急。这里的“争流”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5. 染翰超怀素:使用笔墨表达超越怀素的情感。这里的“染翰”是指拿起毛笔开始书写,而“怀素”则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别号,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哦诗继惠休:吟咏诗歌以继承慧休的风格。这里的“哦诗”是指吟诵诗歌,而“继惠休”则表明诗人想要学习前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7. 何当上湖夜:何时能在湖上度过一个夜晚。这里的“上湖”可能指的是某个湖边的地方,诗人渴望在那个美丽的地方享受宁静的夜晚。
  8. 相与泛扁舟:一起乘船出游。这里的“泛”是乘坐的意思,而“扁舟”则是指小船,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在湖上泛舟,享受美好的时光。
  • 译文
    杖着拐杖来到虞山的北面,春风让我怀念过去的旅行。翠崖上的云雾时常汇聚,丹谷的水波汹涌澎湃。我用笔墨来表达我超越怀素的情感,吟咏诗歌来继承慧休的风格。什么时候我们能在一个湖边的夜晚相聚呢?让我们共同乘船游览湖上的风景。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虞山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通过云、水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力;通过笔墨、诗歌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