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沙南蒲子堈,流光愁思共微荒。
落林翠竹含溪影,小树红梅播野芳。
解乐师襄方入海,乘舟张翰谩归乡。
不如却学南山牧,叩角浩歌清夜长。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遣兴: 抒发情感,借以消遣。
- 注释:在客舍沙南蒲子堈的地方,流光愁思与微荒相伴随。
- 落林翠竹含溪影: 描述竹林的景象。
- 注释:竹林中的小树,在落雨之后显得更加翠绿,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 小树红梅播野芳: 描绘红梅花开的景象。
- 注释:小树上的红梅绽放,散发着野性的芳香。
- 解乐师襄方入海: 用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心境变化。
- 注释:孔子的学生师襄正在准备入海,比喻自己的志向也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 乘舟张翰谩归乡: 表达对归隐或放弃仕途的想法。
- 注释:张翰在洛阳作官感到不适,于是辞官归隐,这里暗示自己也可能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
- 不如却学南山牧: 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喜爱。
- 注释:比起追逐功名,不如学习南山的牧羊人,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
- 叩角浩歌清夜长: 通过吟唱来表达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 注释:夜晚,我敲着牛角歌唱,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翻译:
客舍沙南蒲子堈,流光愁思共微荒。
落林翠竹含溪影,小树红梅播野芳。
解乐师襄方入海,乘舟张翰谩归乡。
不如却学南山牧,叩角浩歌清夜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客舍附近的自然景观中寻找慰藉,并借此抒发了他对人生、名利、归隐等主题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想变化。从对“流光愁思”的描述开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景象,描述了竹林、红梅和落雨后溪水的美景,这些自然元素成为了诗人情绪转换的媒介。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