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门外草如霜,到此踌躇欲断肠。
红阵教成人已去,黄池会罢事堪伤。
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夕阳。
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苏台 - 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阖闾门外草如霜 - 指的是苏州的郊外,在秋天,草木开始变黄,就像霜一样。
- 到此踌躇欲断肠 - 诗人到达这里后,心情沉重,如同到了生死关头一般。”踌躇”和”断肠”都是强烈的情感表达,形容极度的忧愁和痛苦。
- 红阵教成人已去 - “红阵”可能指某种军事演习或者战斗场面,而”人已去”则意味着参与其中的人们已经离去或不再归来。
- 黄池会罢事堪伤 - 黄池会是历史上的一场重要会议,结束之后可能会带来一些悲伤和遗憾。”事堪伤”表达了对于过去某些事情的不舍和哀伤。
- 将雏野鹿衔枯荠 - 描述了一种野生动物——鹿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可能误将干燥的植物当作食物。”将雏”暗示这是一种幼小的动物,而”野鹿”则是一种野生动物。
- 挟子宫乌噪夕阳 - “挟子宫”可能是对鸟巢的一种形象描绘,”挟”和”宫”都有包裹的意思。而”夕阳”则是傍晚时分,通常与宁静、安详的氛围相结合,但此处可能表示夕阳下的嘈杂或不安。
- 越蠡扁舟漭无所 - 这里的”越蠡”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水鸟或船只,”扁舟”则是一种小船。”漭无”意味着船只在大海上漂泊,没有目的地,象征着诗人的迷茫和无定。
- 五湖风浪白茫茫 - 最后一句描述了诗人站在五湖(一个水域)的边缘,面对波涛汹涌的风浪,感受到的是无边的白色和空旷感。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译文:
苏台,
在阖闾门外看到如霜的草地,我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好像要失去生命。
红阵教成人已去,黄池会罢事堪伤。
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夕阳。
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苏州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无限怀念。诗中的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精心构图的画,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从一开始的犹豫到后来的坚定,再到最后的无奈接受现实,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次从高涨到平静的过程。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