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讟我自致,勿怨生不辰。
蒺藜非所据,石下遂陷身。
始知胶漆心,千载雷与陈。
蝇矢任黑白,颓然自天真。
【注释】
谤讟:诽谤、毁谤。
自致:自己招致。
勿怨生不辰:不要埋怨命运不好。生不辰,指出生时没有遇到好时候。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比喻困难或障碍。
石下遂陷身:比喻陷入困境。
胶漆心:形容夫妻之间感情深厚如胶漆。
雷与陈:雷声隆隆,陈迹可寻。
蝇矢:苍蝇投下的箭。比喻小人的攻击。
颓然:形容人失意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春。当时诗人正被贬到黄州,心情十分郁闷,因而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谤讟我自致,勿怨生不辰”,意思是诽谤我是因为自取其祸,请不要埋怨我生不逢时。诗人以己之遭遇,来劝慰那些遭诽谤而遭贬的人,这是多么大度和胸怀!“谤”字,在这里有双关含义,一是指别人对自己说坏话,二是说诽谤者是“贼”。诗人在《答李定叟书》中说过:“吾侪虽无过人之才,犹不失为君子。”因此,对于诽谤,他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颔联“蒺藜非所据,石下遂陷身”,意思是说,蒺藜不是用来踩踏的,可是踩到了却会陷入陷阱;石头不是用来跳的,可是跳上石头却会跌下悬崖。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小人陷害自己的愤懑和不平。
颈联“始知胶漆心,千载雷与陈”,意思是说,终于明白了夫妻间的感情就像胶漆一样牢不可破,这种感情千年万代都能像雷声一样传诵。这句诗是说,夫妻之间相互信任,患难与共,这种感情是何等深厚!
尾联“蝇矢任黑白,颓然自天真”,意思是说,小人们随意攻击,说什么是黑的就什么都是黑的,说什么是白的就什么都是白的。然而这些小人们终究不能摆脱自己的本质,他们还是那么卑鄙、无耻。最后一句“颓然”,是写自己面对小人攻击时的失意样子,但同时也是对小人的一种嘲讽。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诗人以己之遭遇来劝慰他人,表现出了博大的胸襟和高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