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蒙。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
我当踵季札,观风一来同。
这首诗是郑学可赴平江学道书院长时,他的同僚所撰写的序文,用以送别。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注释:姑苏,指的是苏州,古代吴国的都城。古伯国,是指苏州曾经作为吴王的封地。繁华有遗踪,意为苏州曾经非常繁华,但现在只剩下一些遗迹可以追溯。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蒙。注释:栉比,形容房屋林立,密集排列的样子。十万家,指的是苏州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居民。楼台出鸿蒙,意味着苏州的楼台建筑高耸入云,与大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注释:歌舞彻清夜,指的是夜晚人们举行歌舞活动,欢庆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深夜。锦绣围春风,意味着春天的景色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如同锦绣一般美丽。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注释:苟,如果的意思。礼义化,指的是通过礼义教化来治理社会。流荡,指没有规矩和秩序。将何从,表示如果没有礼义教化,人们将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注释:子游,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游。千载士,指颜回这样的学者在千年后仍然受到人们的尊重。文学洙泗宗,洙泗指的是孔子的故乡曲阜一带,这里的学者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正宗代表。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注释:邦人,指当地的百姓。致仰慕,表达对颜回等人的敬仰之情。筑室阛阓中,意味着当地百姓在集市中建起了供奉颜回等人的房子,以示尊敬和纪念。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注释:牺牲,指祭祀时用的牲畜。笾豆,指祭祀所用的器皿。祀事,即祭祀之事。洁且丰,意为祭祀之事既庄重又丰盛。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注释:育材,培养人才。阐王化,指宣扬和实践王道。道义相磨砻,意味着人们在道德修养上相互砥砺,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注释:砥柱石,比喻像砥柱山一样坚固的石头。屹然,形容坚定直立的样子。障河洪,指像砥柱山一样坚固的石头能够挡住河水冲刷的洪水。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注释:吾邦,指我们的国家或者学派。旧文献,指的是我们国家或学派过去留下的经典著作。多章逢,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出现。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注释:扬子,指的是汉代著名的学者扬雄。昔长此,意味着在扬雄的时代这个地方(苏州)曾经是一个学问兴盛的地方。讲贯,指讲学和传授知识。懋厥功,意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注释:吾子,指的是郑学可本人。云往,指前往别的地方。辞色温其恭,意味着郑学可离开的时候态度温和恭敬。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注释:薰风,指暖和的风。揭,揭开。绛帐,古代帝王读书的帐篷。皋比,指挂在柱子上的衣带。座蒙茸,意味着坐在座位上的人似乎被草木覆盖的感觉。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注释:精学道旨,意为深入学习和领悟道家教义的宗旨。再使民俗忠,意味着希望郑学可再次来到这个地方,能够让当地的风俗变得更加忠诚于儒家的道德观念。
观风一来同。注释:踵,跟随的意思。季札,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观风一来同,意味着我希望追随季札的脚步,一同观察当地风俗并共同探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