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
萧条双桧闲,独立一松劲。
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
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
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
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
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小记,通过对山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描写游山所见之景;颔联描写游山时所闻之声;颈联描写游山时所观之人;尾联则抒发了游山时的感慨。
(1)
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沿着溪流,穿越青翠的草丛,找到了一条幽静的小路)
缘:沿着、顺着。
崖:山崖。
涉:通过。
清泚:清澈的水。
披草:踏着青草。
得:得到。
幽径:幽静的小路。
(2)
萧条双桧闲,独立一松劲。(寂寞的两棵桧树显得闲散,挺拔的一棵松树显得强劲)
萧条:孤独冷落的样子。
双桧:桧树。古代常用桧木作门,故称桧树为“柏”,这里指两棵桧树。
闲:闲适。
(3)
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进了山门,听到了寺庙中传来的梵铃声声入耳,心中的尘垢顿时被清除)
入门:进入山房。
听:听到。
微钟:微弱的钟声。
垢:污秽。
(4)
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从前饱经战乱,房屋倒塌,现在虽然有了屋舍,但依然残破)
向来:过去。
饱:经历、遭受尽。
干戈:兵器。
栋宇:房屋。
兀:高耸。
(5)
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庭院中的鸟鹊鸣叫,破墙坏壁处有龙和虎的影子)
空庭:庭院空旷。
空,空寂、寂静。
(6)
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徒然感叹惋惜,再也没有人去瞻仰赞叹)
(7)
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叹息三次后又走出门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安定?)
三叹:三次叹息。
乾坤:天地。
几时:什么时候。
定:安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小记,通过对山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描写游山所见之景;颔联描写游山时所闻之声;颈联描写游山时所观之人;尾联则抒发了游山时的感慨。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