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金人出塞的图画。诗中通过对金人出塞情景的刻画,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国家统一与分裂的思考与感慨。

诗句:

  1. 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
  • 解释:高大的树林挺立在高高的岩石上,峭壁如同插入地面的利剑一般。
  • 注释:穹,指高大。林立,形容树木丛生。乔松,高大的松树。峭壁,陡峭的岩石。插平地,形容岩石插入地面。
  1.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 解释:广阔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片刻间一群骑兵出现在眼前。
  • 注释:苍茫,形容天空广阔无垠。绝飞鸟,指天空中没有飞鸟。倏忽,瞬间。群骑,指一群骑马的人。
  1.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 解释:穿着各种不同材质的衣服和皮毛衣服,中间夹杂着羊皮和毡子。
  • 注释:袭,指不同的衣物。衣,指各种衣物。裘,指皮毛衣服。蒙茸,形容东西杂乱无序。毡毳,指羊皮和毡子。
  1.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 解释:在马鞭和缰绳交错的缝隙中,谁能认识谁是富贵之人。
  • 注释:差池,交错不齐。弭,同“縻”,指缰绳。孰识,谁能认识。孰,代词,谁。贱贵,指富贵之人。
  1.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 解释:回想当年从北方出征,驱车走出遥远的幽州和蓟州。
  • 注释:忆昔,回忆过去。从北征,指从北方出征。幽蓟,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1.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 解释:当时正值大雪天气,路途遥远担心会被冰雪困住。
  • 注释:天时,自然条件。大雪,形容大雪纷飞。道远,指路途遥远。恐遂泥,担心被冰雪困住。
  1.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 解释:牛马都被寒冷阻挡,驴骡蜷缩得像刺猬一样。
  • 注释:牛马,泛指牲畜。俱,都。阻寒,被寒冷阻挡。驴骡,泛指动物。缩如猬,蜷缩得像刺猬一样。
  1.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 解释:所见到的人物各不相同,这与图中的情景相似。
  • 注释:所见,所见之人。人物,指人物或事物。殊,不同。此图,图中的景象。类,相似。
  1.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 解释:当时的国家风气纯正,声威教育传播到了远方的国度。
  • 注释:皇风,国家的风气。淳,纯正。声教,声威教化。浃,传播到。遐裔,遥远的地区。
  1.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 解释:有雕刻头部和头发的习惯,商人不分男女都会来到这里。
  • 注释:雕题,古代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即刻镂额头和额骨为饰。被发,头发编成辫子。商贾,商人。罔不至,没有人不来。
  1.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 解释:自从战乱发生,黄河和大海隔断了一切。
  • 注释:烟尘,指战乱。自,从。从……起,从……发生。河海,指黄河和大海。隔氛翳,隔断一切。氛翳,指迷雾或云雾。
  1.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 解释:因为战乱导致船只和车辆断绝往来,荒野变得荒芜不堪。
  • 注释:舟车,指船只和马车。断往来,断绝来往。榛莽,荒野。荒秽,荒芜不堪。
  1.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 解释:偶然看到这画卷,回首往昔感到时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注释:邂逅,偶然遇到。见此图,看到这幅画作。俯仰,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今昔,现在和过去。异,不同。
  1.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
  • 解释:仰望天空想要开口说话却发现话无从说起,抬头望去只觉得天空辽阔无边。
  • 注释:矫首,抬头向上望。欲无言,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长空,广阔的天空。迢递,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金人出塞的图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切感慨。诗中的金人出塞场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国家统一与分裂等重大主题的思考与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