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溪钓叟清且奇,出处不与旁人知。翛然垂钓坐溪上,下上云月相追随。
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青山绿水是生涯,红蓼丹枫共萧瑟。
有时欲写苍龙姿,雷轰电掣风雨驰。高堂素壁见挥扫,凛凛毛发寒生肌。
有时直向梅花下,弄笔摇毫恣描写。新条旧干总横斜,嫩蕊疏花亦潇洒。
藤溪钓叟非钓徒,遁世不见真良谟。得鱼沽酒唤溪友,颠倒汗漫同欢娱。
君钓藤溪鱼,我作藤溪歌。风尘澒洞豺虎出,一笑奈尔藤溪何。
这首诗的译文是:
藤蔓环绕的溪边,钓叟清奇独异,他隐居不与旁人知。
悠然垂钓于溪上,云月相随上下。
清晨看溪上的云,黄昏踏在溪头的月上。
青山绿水是他的生计,红蓼丹枫共着萧瑟之气。
有时要描绘苍龙的姿态,雷轰电掣风雨驰。
高堂素壁见挥扫,凛凛毛发寒生肌。
有时直向梅花下,弄笔摇毫恣描写。
新条旧干总横斜,嫩蕊疏花亦潇洒。
藤溪钓叟非钓徒,遁世不见真良谟。
得鱼沽酒唤溪友,颠倒汗漫同欢娱。
君钓藤溪鱼,我作藤溪歌。
风尘澒洞豺虎出,一笑奈尔藤溪何。
【注释】
藤溪:地名。
钓叟:指隐士老翁。
清且奇:清雅超脱。
出处不与旁人知:隐者生活不与人交往。
翛然:安闲自如的样子。
云月:指天空和月亮。
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指观云观月而忘归。
青山绿水:指山水风景。
生涯:指生活的情趣。
红蓼丹枫:指秋天的植物。
苍龙姿:指龙的气势。
雷轰电掣风雨驰:形容雷电交加、风雨疾驰的景象。
高堂素壁:指高洁的厅堂和洁白的墙壁。
挥扫:指挥笔写画。
凛凛毛发寒生肌:形容作品给人的感受。
苍苔:指绿色的苔藓。
苍龙:指龙的形象。
梅花:常比喻高洁的人。
新条:新长的枝条。
旧干:旧有的树干。
潇洒:指自由自在的样子。
藤溪钓叟非钓徒:意谓藤溪钓叟不是一般的钓鱼人,他有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遁世:隐退避世。
良谟:正确的谋略。
钓溪:在溪边钓鱼。
风尘澒洞:比喻乱世动荡不安。
豺虎:指恶兽,引申为坏人。
奈何:怎能奈何?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所作。诗中通过赞美一位隐士在溪边钓鱼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二句“藤溪钓叟清且奇,出处不与旁人知”,描绘了一个清雅超脱、隐逸山林的隐士形象。“藤溪钓叟”即指这位隐居的隐士,“清且奇”形容他的为人品质高洁。后两句“翛然垂钓坐溪上,下上云月相追随”进一步描绘了他在溪边悠然自得地垂钓的情景,以及他与天上的明月、飘动的云雾相互陪伴、相互映衬的美好画面。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四句“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清晨时观看溪上飘荡的云彩,傍晚时踏在溪头上观赏那明亮的月亮。这些景象既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也表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简洁明了,却又充满诗意,让人不禁为之陶醉其中。
五、六句“青山绿水是生涯,红蓼丹枫共萧瑟”则是对隐士生活环境和季节特征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既有对青山绿水美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秋末红蓼丹枫萧瑟秋风的描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化,也反映了隐士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同时,“红蓼丹枫共萧瑟”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七、八句“有时欲写苍龙姿,雷轰电掣风雨驰”则描绘了他想象中的龙的形象和其威猛之势。在这里,“苍龙姿”指的是龙的雄壮姿态,而“雷轰电掣风雨驰”则表达了他内心激动的情感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种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色彩,让人感受到隐士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九、十句“高堂素壁见挥扫,凛凛毛发寒生肌”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室内环境中的创作过程。这里的“高堂素壁”指的是宽敞明亮而又简朴的居所,而“挥扫”则是指挥笔写画的动作。通过描绘这一场景,既展示了隐士的艺术修养和才华横溢,也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专注。同时,“凛凛毛发寒生肌”也暗示了作品给人带来的强烈感受和震撼力。
十一至十三句“有时直向梅花下,弄笔摇毫恣描写;新条旧干总横斜,嫩蕊疏花亦潇洒”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不同场合下的创作过程和作品风格。在这里,他时而直向梅花下挥笔弄墨,时而摇动笔杆尽情描绘。无论是新长出的枝条还是旧有的树干,无论嫩蕊还是疏花都展现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这些描绘既展示了隐士的创作才华和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和理解能力。
十四、十五句“藤溪钓叟非钓徒,遁世不见真良谟”则是对前文中提到的那位隐士身份的进一步揭示。在这里,“藤溪钓叟”指的是那位隐居在溪边的老翁,而“真良谟”则是真正有智慧和远见卓识的谋略家。通过这句话,既强调了隐士的身份和地位,也表明了他的行为并非出于一时冲动或逃避现实的目的。他之所以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更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之中。
十六、十七两句“得鱼沽酒唤溪友,颠倒汗漫同欢娱”则是对隐士与朋友们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描绘。在这里,“得鱼沽酒”指的是得到猎物后购买酒水来款待朋友,而“颠倒汗漫同欢娱”则表达了他们在一起欢聚一堂、畅饮聊天的快乐时光。这些描绘既展现了隐士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君钓藤溪鱼,我作藤溪歌;风尘澒洞豺虎出,一笑奈尔藤溪何”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和寓意。在这里,“君钓藤溪鱼”指的是那位隐士的朋友前来探访他并一起钓鱼的场景,“我作藤溪歌”则是作者作为旁观者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而“风尘澒洞豺虎出”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危险,而最后的“一笑奈尔藤溪何”则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隐逸生活依然能够保持美好。这种看法既体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坚守和执着,也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淡然和超脱。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时代变化的冷静思考和从容面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