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烬城门火,馀灰已复寒。
小儿争炙手,犹作燎原看。

诗句:一烬城门火,馀灰已复寒。

译文:城门上残留的火光已经熄灭,留下的只有寒冷的余烬。

赏析:本首诗通过描绘城门上的火光与余烬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诗人用“一烬”和“馀灰”这两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出了城门残火的消逝和留下的冷寂。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诗句:小儿争炙手,犹作燎原看。
译文:小孩子们争相抢夺炙热的手,就像燎原之火一样难以控制。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争斗比作燎原之势,形象地描绘了场面的混乱和紧张气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和无奈,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艰难。这种生动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诗句:杀气频年盛,南昌接武昌。
译文:连年的战乱使得杀气腾腾,南昌与武昌相邻相望。
赏析:这句诗以“杀气频年盛”为线索,描绘了连续不断的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和残酷景象。同时,“南昌接武昌”又巧妙地点明了地理位置,展现了当时中国版图上的复杂局势。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惨烈,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统一的关注。

诗句:帝城春有路,昨夜梦钱塘。
译文:皇帝之城春天有去处,昨夜梦见钱塘江。
赏析:此句通过梦境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梦中游历帝城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心中对家乡钱塘的深深眷恋。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同时,“昨夜梦钱塘”也暗示了诗人在现实中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句:钱塘江上水,几载独朝宗。
译文:钱塘江上水波荡漾,我已经独自多年没有回去过。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钱塘江水波涛滚滚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之情和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多年来未能回到故乡的遗憾和无奈。这种描述既展示了钱塘江的自然美景,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感悟。

综合上述分析,《拟复愁十二首》是杜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组诗作品。通过对城门残火、小儿争炙手、杀气频年盛、帝城春有路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百姓生活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些诗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