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有周庐候有亭,兴王规制陋西京。
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万里平。
宝轸薰风阊阖肃,清台午漏泰阶明。
小臣职在论思末,日向庭前验鹊声。
这首诗是王师鲁的《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宿有周庐候有亭,兴王规制陋西京。
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万里平。
宝轸薰风阊阖肃,清台午漏泰阶明。
小臣职在论思末,日向庭前验鹊声。
注释:
宿有周庐:指在周代的旧庐中过夜。
候有亭:指在亭中等候。
兴王规制:兴起的帝王制度。
陋西京:比西京(洛阳)简陋。
日明草色:阳光照耀下的草木颜色。
千川碧:形容河流众多,色彩斑斓。
云接松林:形容云雾与松树林相连。
宝轸薰风:指美好的音乐和气息。
阊阖:古代传说中天帝居住之处。
清台午漏:指古代宫廷中的清高官署。
泰阶明:指宫廷中的台阶明亮。
小臣职在:指自己作为小臣的职责所在。
论思:指议论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王师鲁的《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关切和忧虑之情。首联“宿有周庐候有亭,兴王规制陋西京”两句,诗人以周代的旧庐和亭为背景,表达了对西京城政的担忧。他认为西京城政不如周代,暗示朝廷政治可能存在问题。颔联“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万里平”,诗人通过描绘阳光照耀下的草木颜色和云雾与松树林相连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颈联“宝轸薰风阊阖肃,清台午漏泰阶明”两句,诗人以美好的音乐和气息为背景,表达了他希望朝廷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尾联“小臣职在论思末,日向庭前验鹊声”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职责为出发点,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他认为自己作为小臣的职责所在就是议论和思考国家大事,而如今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国家分忧解难。因此,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听到好消息传来,如朝庭前验鹊声般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