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人应漏报新秋,冠佩侵晨侍衮旒。
香案天光纡凤尾,玉除云影动螭头。
花明锦绣朱阑绕,殿耸金银宝气浮。
坐致雍熙宵旰切,代言深愧古人优。
【注释】
1、内廷:皇宫内部。
2、鸡人:古代官名,掌管宫中更点。
3、漏报新秋:报时用铜壶滴漏计时,报的是秋令的开始。
4、冠佩:戴在头上帽子和佩带的玉饰。侵晨:天将亮的时候。侍衮(gǔn)旒(liú):侍卫皇帝的仪仗,衮,古代帝王礼服;旒,冕上下垂的玉串。
5、香案:供祭祀时放祭品的桌案。天光纡(yū)凤尾:指日光照在殿上的凤凰尾上。纡,舒展。天光,日光。
6、玉除(chú):宫殿前阶。云影动螭头:龙首雕饰的台阶上,云雾缭绕。云影,形容云气缭绕。螭头,龙首。
7、花明锦绣朱阑绕:殿前的栏杆上,绘有美丽的花草图案。绣,绣花。
8、雍熙:和乐的样子。宵旰(gàn);夜以继日,十分辛勤。
9、代言:代表皇上传达命令。深愧古人优:深感自己不如古人聪明。古人,古时候的贤臣良吏。
【赏析】
《立秋日内廷视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当时作者任中书舍人。这首诗通过描写皇帝早朝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勤政爱民的思想感情。全诗四句,每句八句,共三十二句,每句七字。
第一句“立秋日内廷视草”,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立秋之日,在内廷处理朝政事务。
第二句“鸡人应漏报新秋”,描述了宫廷中的报时情景——鸡人按时报晓,报告新一天的到来。
第三句“冠佩侵晨侍衮(ɡuàn)旒”,描绘了文武百官穿着礼服,头戴冠帽,早晨就来到朝堂,为皇帝服务的场景。
第四句“香案天光纡凤尾,玉除云影动螭(chī)头”,通过对香案、天光、云彩、龙首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朝堂的华丽景象。
第五句“花明锦绣朱阑绕”,描绘了殿前的栏杆上,绘有美丽的花草图案。
第六句“殿耸金银宝气浮”,形容宫殿的高大宏伟和富丽堂皇。
第七句“坐致雍熙宵旰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勤政爱民的思想感情。
第八句“代言深愧古人优”,感叹自己不如古人聪明。整首诗通过描写皇帝早朝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勤政爱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