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山何崚嶒,下有江水何清泠。天空月出夜寥泬,玻瓈万顷涵秋冰。
为问黄州雪堂老,迁官何如谪官好。酒酣携客夜挐舟,忧患都将谈笑了。
划然长啸来天风,神游八极世虑空。但见横江秋露白,错落低垂斗柄红,举袂欲挹浮丘公。
洞箫声断潜蛟舞,月下清尊贮千古。老瞒当日困周郎,十万楼船斗貔虎。
烟销水冷沈戈矛,空馀野磷寒沙头。江山牢落满陈迹,追忆往事怀风流。
胜游到我知几度,感昔视今犹旦暮。乾坤何事老英雄,滚滚长江自东去。
【译文】
赤壁山多么雄伟,山下的江水多么清澈。天空中的月亮升起在夜的尽头,万顷碧波中藏着秋天的冰。
请问老黄州雪堂的人,被贬官与升迁哪个更舒服?酒酣之后携带着客人连夜划船,忧愁和烦恼都随风而去。
突然间长啸声从天上传来,神游八极之间世虑全空。只见那横江之上秋露白茫茫,斗柄上红霞错落有致,举袖欲将浮丘公的仙风揽入怀中。
洞箫声断蛟龙潜藏起舞,月光下清酒杯斟满历史。当年老曹瞒困于周瑜,十万楼船与貔虎争锋。
烟消水冷后兵器矛枪锈迹斑斑,只有野草磷火在寒沙头闪烁。江山依旧风景依然旧时,追念往事怀想英雄风流。
美好的游览到我已经多少次,过去和现在对比如旦暮之差。天地间何事让英雄老去,滚滚长江东逝自不停歇。
【赏析】
《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所作,写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抒发自己对人生易逝、世事多变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实现理想的愿望。全诗意境开阔,气魄宏伟,笔力遒劲,感情饱满,语言流畅,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一联“赤壁之山何崚嶒,下有江水何清泠”,点明题目中的“赤壁”二字,即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何崚嶒”形容山势陡峭险峻;“清泠”则用来形容江水清澈见底,写出了赤壁一带的地势和江水的特点。
第二联“天空月出夜寥泬,玻瓈万顷涵秋冰”,进一步描绘了赤壁一带的自然景色。“天空月出”指的是夜空中的月亮高挂,洒下了皎洁的月光;而“夜寥泬”则形容夜晚空旷寂静。接着又描绘了水面上晶莹剔透的秋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壮丽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第三联“为问黄州雪堂老,迁官何如谪官好”,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了自己的感慨。这里的“黄州雪堂”是指苏轼曾经担任过的黄州太守府中的雪堂,而“迁官”则表示提升官职的意思。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较于提升官职而言,被贬官是否更好呢?这个设问既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困惑,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第四联“酒酣携客夜挐舟,忧患都将谈笑了”,继续展开诗人的情感抒发。这里描绘了他与朋友在船上畅饮的情景。酒醉之后,他们乘着小舟在江上游玩,无忧无虑地谈笑风生。然而,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并不能掩盖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这里的“谈笑”并非真的轻松愉快,而是表达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第五联“划然长啸来天风,神游八极世虑空”,再次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境界。诗人在江边长啸,仿佛要借助天风的力量来摆脱世俗的纷扰。这里的“神游八极”意味着诗人已经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第六联“但见横江秋露白,错落低垂斗柄红,举袂欲挹浮丘公”,进一步描绘了赤壁一带的秋日景色。诗人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宽阔的江面上飘荡着洁白的秋露,斗柄星悬挂在低垂的天空中,如同红色的旗帜。这里的“浮丘公”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像仙人一样超脱尘世的愿望。
第七联“洞箫声断潜蛟舞,月下清樽贮千古”,再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看到洞箫声断,潜藏在江底的蛟龙开始舞动起来。在这样的夜晚,他端着美酒站在月下,仿佛能够把整个宇宙的美好都储存在杯中。这里的“潜蛟舞”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而“清樽贮千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第八联“老瞒当日困周郎,十万楼船斗貔虎”,回顾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当年被困于赤壁之下,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里通过提及曹操和周瑜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第九联“烟销水冷沈戈矛,空馀野磷寒沙头”,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烟消云散后,曾经沉没的兵器和战旗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片寒冷的沙地。这里的“野磷”指的是野草上的磷火,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十联“江山牢落满陈迹,追忆往事怀风流”,继续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江山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留着许多陈迹。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风流人物和辉煌岁月,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风流”指的是那些曾经英勇善战、意气风发的将领们的精神风貌。
第十一联“胜游到我知几度,感昔视今犹旦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反思。曾经的胜游如今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而今天的世界却依然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变迁无常的感慨。
第十二联“乾坤何事老英雄,滚滚长江自东去”,总结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天地间为何会让那些曾经的英雄豪杰老去?而滚滚长江却依然向东流淌不息。这里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界永恒规律的领悟。诗人认为,即使英雄老去,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仍将永垂不朽;而长江的奔腾不息则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和不断前行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和展现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来丰富诗歌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