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来自天竺国,缥缈孤云伴飞锡。
天风吹落凝不去,化作奇峰耸空碧。
至今裂峡馀云髓,桂冷松香流未已。
翠光围住玉壶秋,不放晴雷度山趾。
道人宴坐无生灭,炯炯层胸照冰雪。
夜深出定汲清泠,寒猿啼断西岩月。
注释
- 冷泉亭:位于浙江杭州,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建。
- 天竺国:古印度国的别称,今指中国佛教发源地。
- 飞锡(xī ):古代僧人外出时所乘的轻便车,形如轿而小。
- 天风:自然界中的一种力量强大的风。
- 凝不去:指风吹过后云彩难以完全消散。
- 奇峰:突兀高耸的山峰。
- 裂峡:峡谷中的裂缝。
- 云髓(zhú ):云雾凝结而成的固体物质。
- 桂冷松香:用来形容桂花和松树散发的气味。
- 翠光:绿油油的树木发出的光亮。
- 玉壶秋:秋天清澈的泉水,常用以比喻清雅之物或美好时光。
- 晴雷:晴朗时天空出现的闪电。
- 生灭:佛教语,表示事物的变化无常。
- 炯炯层胸照冰雪:形容眼神明亮,心胸坦荡如同冰雪般纯洁。
- 清泠:清凉的水流。
- 寒猿啼断西岩月:描绘了一幅寒冷寂静的画面,猿猴在西边岩石上发出凄厉的叫声,月光也随之消失。
译文
昔日人们从遥远的天竺国来到这里,他们乘坐轻巧的车子,伴随着缥缈的孤云。天风将他们吹得飘然而去,却无法带走他们的身影,最终化作一座奇峰耸立在空碧之间。至今那峡谷中还留有他们留下的云髓,桂花的香气和松树的清香依然流淌不息。翠绿的光芒围绕着晶莹剔透的玉壶,仿佛不愿意让晴朗的雷声通过山脚。道人宴坐时没有生灭的概念,他明亮的眼睛犹如冰雪般清澈。夜幕降临后他出定打水,寒冷的猿猴叫声切断了西岩上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冷泉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