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
借问当路子,如何弃贱贫。
仲尼称大圣,原壤乃狂人。
光武有天下,严陵实隐沦。
故旧不可忘,何况师友亲。
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
注释:
1 龙化不改鳞 - 指人无论变成什么,其本性和特性都不会改变。
- 士达不改身 - 指人的志向或本质不会改变。
- 借问当路子 - 借问那些当权的人,他们如何能抛弃贫穷。
- 仲尼称大圣 - 孔子称赞的圣人。
- 原壤乃狂人 - 形容一个人行为举止狂放不羁。
- 光武有天下 - 指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统一了中国。
- 严陵实隐沦 - 严陵(今浙江省桐庐县),指东汉初年严光的隐居地。
- 故旧不可忘 - 老朋友不能忘记。
- 师友亲 - 师生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 呜呼千载下 - 感叹千年后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译文:
龙的变化不会改变它的鳞片,士子的志向不会改变。
询问当权的官员们,他们是如何抛弃贫困而选择富贵的?
孔子称赞的圣人,原壤却是一个放纵不羁的人。
东汉的光武帝统一了天下,严陵是严光隐居的地方。
老朋友不能忘记,何况是师生和朋友的亲密关系呢?
唉!千年之后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赏析:
《遣兴》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不同看法和感受。
首句“龙化不改鳞”,用龙的变化来比喻人的本性不变,强调了人的本性和品质的重要性。接着,“士达不改身”则是说人的志向和本质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强调了人的坚持和坚守。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本质和坚持原则的坚定信念。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通过询问当权者如何能够抛弃贫困,以及孔子和原壤的不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道德观念的不同看法。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道德观念的思考和批判。
最后几句则是对友情和师生关系的肯定,强调了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感叹千年后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和师生关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