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天涯数十秋,区区班笔早年投。
采薇山下慵拈草,洗耳溪边懒饮牛。
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当年射策承明殿,未必轻轻输吕筹。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蒙古族,为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他以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成为蒙古帝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及宰相。其诗作《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其二》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塞外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热情与温暖。
诗句解读:“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居延的一幕,马匹在休息中饮酒至半醉,而原本寂静的寒舍也因酒意变得温馨如春。这里的”憩马”意味着暂时停下行程,享受短暂的宁静;而“居延”可能是诗人停留过的城市或地点,也可能是一个地名。“酒半醺”则传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微醺状态,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译文:在居延的驿站中,我停下脚步,一边休息一边小酌,酒意让我半醉半醒,仿佛身处温暖的春日。虽然四周寂静,但因这杯中酒,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寒冷的环境和温暖的酒意,表达了一种由外向内的转变,即从外部环境的严酷到内心感受的温暖。这种转变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心境变化。在这里,“振武”可能指的是一种武术风格或者一种精神风貌,象征着英勇无畏和力量。“扬威”则暗示了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然而,尽管面临强大的对手如“射虎”,诗人选择了放下武器,不再追求功利和胜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平和、超脱的生活方式。这种转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译文:在振武之地(或许是战场或武术训练场),展现威力并不容易,面对强大的敌人难以一击致命。于是放下心机,忘却忧虑,不因外界干扰而感到惊慌失措。
赏析:此段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即在强大的压力下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表达了对于战斗与和平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个人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
最后一句“当年射策承明殿,未必轻轻输吕筹。” 则是对诗人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总结。这里提到的“射策”可能是一种古代选拔官员的方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承明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象征权力中心。诗人通过回顾自己在年轻时参与这类选拔的经历,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隐含着对那个时代竞争氛围的感慨。
译文:回想当年(或许是年轻时),我在承明殿接受科举考试,那时我并不轻松地输给吕筹,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好成绩。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年轻时的奋斗精神和成就,同时也透露出他的谦逊和自信。它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一种回顾和反思。诗人通过回忆这一经历,强调了个人成就不应仅仅被比较和衡量,而应被看作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耶律楚材的《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色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塞外生活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诗人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一位伟大政治家在复杂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和积极心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