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云奔奠上下,释迦遗像亦行城。
旌幢错落休迷色,钟磬铿锵岂在声。
宣父素心施有政,能仁深意契无生。
儒流释子无相讽,礼乐因缘尽假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理解诗意,最后根据注释和译文写出赏析。本诗共12句。第一句是起兴句,意思是多士们纷纷赶来参加释奠会,祭祀释迦牟尼。释奠会是古代帝王、诸侯在国学举行祭孔仪式的礼制,以纪念孔子。释奠会的主要内容是释奠,即祭祀孔子。第二句是承前启后句,意思是释迦牟尼的遗像也在城中巡游。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他死后被信徒尊崇为“佛祖”,所以也被称为“释迦牟尼”。第三句是写释奠会的场景,意思是旌旗飘扬,旗帜错落有致,不要迷失了方向;钟磐声响,铿锵有力,难道只是发出声音?这两句写释奠会盛况。第四句是写释奠会的内容,意思是孔子宣父(指孔子)的素心施政,孔子能仁深意,契合无生之道。第五句是说儒家学者和僧侣释子没有相互讥讽之意。因为释子也是儒者,而儒家学说又与佛家学说有着内在的联系。第六句是说礼乐因缘,都是假名。这里指出释奠会的内容,主要是祭礼和音乐。第七句的意思是孔子宣父的素心施政,能仁深意,契合无生之道。第八句是说儒家学者和僧侣释子没有相互讥讽之意。第九句是说礼乐因缘,都是假名。这里指出释奠会的内容,主要是祭礼和音乐。第十句是说儒者与释氏之间没有相互讥讽之意。第十一句的意思是儒流释子没有相互讥讽之意,礼乐因缘尽付于形式。第十二句是说儒者释子没有相互讥讽之意。礼乐因缘尽付于形式。这是总结全诗。

【答案】

(1)释奠

多士云奔奠上下,释迦遗像亦行城。

(2)旌幢错落休迷色,钟磬铿锵岂在声。

(3)宣父素心施有政,能仁深意契无生。

(4)儒流释子无相讽,礼乐因缘尽假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