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仿佛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
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
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华亭仿佛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
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
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蒲华城梦到万松老人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华亭仿佛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
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
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华亭仿佛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
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
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蒲华城梦到万松老人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注释】 美髯:形容人长着漂亮的胡须。 中书:指中书省,是宋朝的中央官署,掌管机要。 白衣:古代官员穿青色衣服,所以称未做官的人为白衣。居士:佛教用语,指出家者。此处泛指有学问而未入仕途的人。 从他抹粉施朱:意为随他涂抹脂粉。 安名立字:意为获得功名,建立名声。 玉麈(zhǔ):用玉做的麈尾,用以拄地,比喻文士谈经论道。雷音:佛寺钟鼓声。这里借指佛教寺院的钟声。 说尽人间无限事
注释: 有发禅僧,无名居士。 “有发禅僧”,即在寺院里出家修行的僧人;“无名居士”,即没有名号的居士。 人道甚似,我道便是。 人们认为很相似,我认为就是如此。 尘尘劫劫露全身,纸上毫端何处避。 尘世中的劫难暴露了一切,纸上的字迹哪里能躲避。 赏析: 此诗为自赞之二首,其第二首写自己与世俗不同,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幻,都是如来佛性。诗人通过对比、反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 首句“有发”二字
【注释】 五岁:指五十年。五十年前,你的头发已白,胡须垂至腰间,眉毛上扬如眼。龟毛锥子画虚空:用龟毛和锥子在虚空中作画。写破湛然闲伎俩:用笔法写尽了禅理。湛然:即慧可,唐代禅宗大师。 【赏析】 《自赞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时作者正在夔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禅理的理解。 首联“别来十年五岁,依旧一模一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其词牌为《沁园春·和谢昭先韵》。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失奚为劣得奚优,遇流而行坎则留。 笑视纷纷儿女辈,成是败非徒相尤。 弃人所取取所弃,独识万松为出类。 本欲心空及第归,暮请晨参惟一志。 浮生迅速奔隙驹,无穷尘劫元斯须。 参透威音劫前事,花开枯木谁云枯。 河朔干戈犹未息,西域十年空旅食。 贤人退隐予未能,钧衡旷位虚名极。 真人应运康世屯,数颁宽诏垂丝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全诗如下: 湛然有琴癖,不好凡丝竹。儿时已存心,壮年学愈笃。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录。回首二十秋,丝桐高阁束。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诗中的“湛然有琴癖”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痴迷和执着,而“儿时已存心”,则表明这种爱好在他的儿时就已经形成。在“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乱时期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辛
万松老人真赞 每恨恒山,不逢圭老。 注释1:每恨恒山,不逢圭老,意思是“每常怨恨恒山,不能遇到圭老人”。圭老是晋朝僧人僧肇的字号,这里借指圭老人。 译文:我常常怨恨恒山,不能遇到圭老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和怀念他的老师圭老人时所写。表达了对圭老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四众同缘,万松亲到。 注释2:二、四众同缘,万松亲到,意思是“二、四众都是同缘,万松亲自到来”。二
我们将诗句逐一解读: 1. 和冯扬善韵 - 这是诗人的自序,可能是他给某个人的信件或者诗作。这里没有直接的信息,但可能表达了与冯扬善(可能是人名)的某种交流或友谊。 2. 可惜和氏姿 - “和氏”指的是楚国的卞和,传说中他是发现和氏璧的第一人。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惋惜之情,可能是因为卞和的才华未被赏识。 3. 庸工浪雕镌 - “庸工”意为平庸的工匠,“浪雕镌”表示随意地雕刻
抛梁上,栋宇施功遵大壮。 抛,投掷,比喻建筑施工中的放梁仪式。 梁: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房屋重量的重要构件。 抛梁上,比喻建筑施工中的放梁仪式。 施功:指建造或修建工程。 遵:遵循、按照。 大壮:这里指的是高大、雄伟。 鸣鞘声散翠华来,五云深处瞻天仗。 鸣鞘声散翠华来,五云深处瞻天仗。 鸣:发出声音。 翠华来,比喻皇家的仪仗队。 五云:这里指的是天上的云彩,象征着皇家气派。 天仗
注释:梁被抛下,柱石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宏伟的大厦。 君臣欢庆钟鼓之声,喜见山阳归战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建行宫上梁文的场景,其中“抛梁下”指的是将梁抛下,而“柱石相资成大厦”则意味着柱与石互相支撑,共同完成这座宏伟的建筑。这两句诗展现了建筑过程中的艰辛与合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则是对当时君臣欢庆的场景进行了描述,其中的“钟鼓之乐”象征着国泰民安
【注释】 抛梁北:比喻皇帝在北方的行宫。 圣主:皇帝。 守成能润色:守住天下的江山,能使其光华更加绚丽。 明堂:指天子所居的宫殿,是古代帝王行使政治权力的地方。 镇龙沙:指以坚固的城墙和高大的塔楼,像巨龙一样保卫着国土。 万世巍巍:形容其地位崇高,不可动摇。 威万国:让各国都臣服于他的统治之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在北方行宫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皇帝在北方行宫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西域寄中州禅老: 这句诗意味着来自西域的僧人(可能是指某个具有宗教或文化背景的僧人)在中州(中国中原地区)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可能是进行宗教修行、学习佛法或者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中州"通常指代中国,而“禅老”则暗示此人可能是一个出家为僧的人。 2. 吾师道化震清都: 此句中的“吾师”指的是作者自谓的老师或导师,表明其对老师的影响力和影响力范围感到自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凌晨随分备樽罍,辟疫屠苏饮一杯。 - 解释: 清晨时分随意准备酒樽和酒杯,为了预防瘟疫喝下屠苏酒。 - 译文: 清晨起床后随意准备酒具,为了预防瘟疫喝了一杯屠苏酒。 - 注释: "辟疫"指驱除疾病,"屠苏酒"是古代的一种防病药酒。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年伊始就已经开始防疫的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和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解析】 本诗共五联,每句都含有典故,需要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首联“自叙”,是说诗人自己叙述自己的经历,信笔写来,没有拘束,也没有矫饰;颔联“钵里吞针”出自《后汉书·方夫传》,意思是比喻人有高远的志向和才能;颈联“三子”“暗登肩”,是说自己在世间行走,不知不觉中已经登上了人生之巅;尾联“陈首万松轩”出自《宋书·羊昙传》:“昙先时已预大功,又尝为王公长史,故于宅侧起万松堂以供其赏玩。”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历数兴亡掌上看,提兵一战领清官。” - 关键词: 历数、兴亡、掌上、提兵 - 含义: 作者通过回顾历史的更迭,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悟。同时,提到自己能提兵一战,暗示其武艺过人或深得军心,成为军队中的领袖。 2. “马前草诏珠玑润,纸上挥毫风雨寒。” - 关键词: 马前、草诏、纸挥、挥毫、风雨寒 - 含义: 描述了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作者在战场上的情景
这首诗是寄给南塘老人张子真的,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富含深意,以下是对每句的释义与赏析: 1. “张侯风味讵能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子真的深深怀念和敬仰,张子真作为一位有风度、有气质的老人,其风采和品质深深地印在了诗人的心中。 2. “黄米曾令我一尝”:这里的“黄米”可能指的是一种美食或特产,诗人通过品尝来表达对张子真的思念和敬意。 3. “抵死解官违北阙”
【注释】 丁年:指丁年的科举及第。兰省:御史府,古代称御史台为"兰省"。君初:指君初的诗卷。鸣珂:马饰以金铃,声音清越,故称马饰以金铃为鸣珂。帝都:指京都。象简:古代官吏的一种仪仗用具,形似象牙,上端有孔,用以插笔。天仗:皇帝的车驾仪仗,用玉饰之。玉骢:即玉色骏马。禁臣:指皇帝的近侍官。殢酒:醉意正浓。长安市:指长安街市,长安是唐代京城的别称。题诗:在墙壁上题写诗词。瑞应图:吉祥如意的图画。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