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兀兀元如道,一觉昏昏恰似真。
不识香山慵睡意,知音自有个中人。
【注释】
跋:题写在书画作品背面的文字。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慵屏图:懒散的屏风画。三杯兀兀元如道:喝了三杯酒依然显得那么悠闲自在。一觉昏昏恰似真:小睡一会儿就仿佛进入梦境一样。香山: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别号。中人:知音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文的跋尾。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任江州司马时,曾在九江郡东面的庐山草堂居住过,作有《庐山草堂记》。后人为纪念他,便将草堂中的一幅壁画题为《庐山草堂记》,并附以这首诗。
第一句“三杯兀兀元如道”,意思是说,白居易饮酒三杯,仍然像道士那样悠游自在。第二句“一觉昏昏恰似真”,意思是说,白居易小睡片刻之后,好像真的进入了梦乡。这两句用夸张的方法,形象地刻画了白居易的清高傲世之态。第三句“不识香山慵睡意”,意思是说,白居易对香山慵懒的睡意,并不了解。第四句“知音自有个中人”,意思是说,只有真正懂得白居易的人,才会知道他的真意所在。
全诗通过描绘白居易的形象,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清高傲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