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门连岁不年丰,证父攘羊礼义空。
既倒狂澜扶不起,直须急手建庠宫。
太原修夫子庙疏
并门连岁不年丰,证父攘羊礼义空。
既倒狂澜扶不起,直须急手建庠宫。
【注释】
并门:并州之北门。
“连岁”二句:谓连年天时不顺,收成不好,而礼义教化却像《春秋》中齐人攘羊一样被弃绝了。
“既倒”二句:谓已使社会风气败坏至此,必须立即动手,兴建学宫以恢复礼教教化。
【赏析】
这首诗是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作者任太常博士时上疏请求修建国子监的奏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经济的不满和对儒学复兴的殷切希望,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使命感。
首联写并州之北的太原,连年天时不佳,收成不好,而礼教教化却如同《春秋》记载的齐国人攘羊一般被抛弃了。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礼教教化比作攘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礼教教育的担忧之情。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认为,已经让社会风气败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兴建学宫以恢复礼教教化。这一联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比作狂澜之倒,强调了重建礼教教育的重要性。
尾联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儒学复兴的殷切期待。他主张要尽快采取行动,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礼制,振兴儒学文化,从而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