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天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过阴山和人韵其一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天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名篇之一,描绘了阴山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首句“阴山千里横东西”,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阴山的地理位置和形态特点。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的生动画面,展现了阴山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天兵百万驰霜蹄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
第二联“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中,诗人通过描绘万顷松风落松子的壮观场景,以及郁郁苍苍映流水的静谧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风、流水人格化,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联“天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中,诗人以天兵百万驰霜蹄的形象,展现了阴山的雄伟壮观和神奇魅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第四联“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中,诗人以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的画面,展现了阴山的巍峨壮观和雄浑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峰峦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五联“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中,诗人以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的画面,展现了阴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烟不与中原通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祖国边疆的担忧之情。
第六联“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中,诗人以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的画面,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峰顶摩天不盈尺的奇特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山路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旅途艰辛的感叹。
第七联“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中,诗人以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寂静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花落空山人影寂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孤独寂寞的情感体验。
第八联“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中,诗人以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的画面,展现了阴山的独特景观和旅游价值。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胜游奇观真非常的描述,表达了对于游览阴山的喜悦之情。
第九联“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中,诗人以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的画面,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山景的震撼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令人凛凛生恐惶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威力的敬畏之情。
第十联“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中,诗人以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的画面,展现了阴山上的美丽景色和变化无常的云海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旦暮云烟浮气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第十一联“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中,诗人以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的画面,描绘了阴山南北两侧的幽静美景和飞泉瀑布的壮观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几派飞泉练千丈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之情。
第十二联“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中,诗人以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的画面,展现了阴山河流的奔腾不息和山水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千溪万壑皆会同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感。
第十三联“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中,诗人以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的画面,描绘了阴山的独特景观和神奇的自然现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君成绮语壮奇诞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惊叹之情。
第十四联“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中,诗人以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的画面,展现了阴山在不同时间背景下的壮丽景色和变化无常的气候特征。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八月山峰半埋雪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之情。
第十五联“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中,诗人以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的画面,描绘了阴山之外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西风冷彻征衣铁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边防战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