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相如志,悠悠王粲悲。
乾坤犹甲胄,耕凿且年时。
伐木开新径,引泉添小池。
个中非所适,排闷且裁诗。
春兴
落落相如志,悠悠王粲悲。
乾坤犹甲胄,耕凿且年时。
伐木开新径,引泉添小池。
个中非所适,排闷且裁诗。
译文:
我像司马相如志向坚定,又像王粲充满悲愤。
天地间犹如战马甲胄,农耕和劳作是一年又一年。
砍伐树木开辟新的道路,引水修建小池塘的美景。
但我心中却并不感到舒适自在,只能借排解忧愁而吟咏诗句。
注释:
落落相如志:指司马相如有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
悠悠王粲悲:指王粲因命运多舛而满怀悲愤。
乾坤犹甲胄:形容天地就像披着甲胄的战士一样,充满了战斗的气息。
耕凿且年时:指农耕和劳作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
个中非所适:心中并不是真正感到舒适自在的地方。
个中:这里指内心。
非所适: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地方。
排闷且裁诗:用诗文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首句“落落相如志,悠悠王粲悲”,以司马相如的志向与王粲的悲愤作比,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际遇的深深感慨。司马相如曾雄心壮志,渴望建功立业,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面对种种挫折。王粲则因为命运多舛而心怀悲愤。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诗人的志向,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
第二句“乾坤犹甲胄,耕凿且年时”,诗人将天地比作披着甲胄的战士,将农耕、耕作比作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劳动。这样的比喻既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如同战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胜利;而农耕、耕作则是一生一世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投入。
第三句“伐木开新径,引泉添小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砍伐树木开辟出一条条新的道路,引泉水修建成一个个小池塘。这些景象不仅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然而,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面临着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最后一句“个中非所适,排闷且裁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并非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因此只能通过排解心中的郁闷来寻找心灵的慰藉。诗人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是他寻求解脱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首咏怀之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