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西湖多胜事,六桥景物似当年。
风前杨柳株株活,雪后梅花树树鲜。
隔岸飞帘人卖酒,临堤挝鼓客游船。
几时遂我穷行乐,载道烟尘只自怜。
【注释】西湖:今杭州西湖。六桥:指白堤、苏堤、杨公堤和钱塘江边的三座石拱桥,俗称“六桥”。杨柳:即垂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七律。首联点出西湖胜景之多,颔联赞美其景色之妙。颈联描写湖上生活情趣。尾联抒发诗人对西湖胜景的热爱之情。全诗以“胜”字贯穿始终,把西湖的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见说西湖多胜事,六桥景物似当年。
风前杨柳株株活,雪后梅花树树鲜。
隔岸飞帘人卖酒,临堤挝鼓客游船。
几时遂我穷行乐,载道烟尘只自怜。
【注释】西湖:今杭州西湖。六桥:指白堤、苏堤、杨公堤和钱塘江边的三座石拱桥,俗称“六桥”。杨柳:即垂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七律。首联点出西湖胜景之多,颔联赞美其景色之妙。颈联描写湖上生活情趣。尾联抒发诗人对西湖胜景的热爱之情。全诗以“胜”字贯穿始终,把西湖的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寄友人宋邦彦 故人别后见尤难,彼此诗盟尚未寒。 宁暇对床论契阔,漫劳折简报平安。 春山裂竹愁如海,流水落花红满滩。 九十春光都过了,诸君何以罄交欢。 注释: ①“故人”:老朋友、旧友。 ②“见尤难”:看到你更感到难以相见。 ③“彼此”:相互。 ④“诗盟”:指诗人之间的约定和誓言。 ⑤“宁暇”:何须,何必。 ⑥“对床”:共睡一床,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⑦“契阔”:朋友久别重逢,情意深厚。
真妃吹玉箫图 此声不许凤凰知,谁遣猪龙耳畔吹。 吹到彩云惊散处,断肠声在落花枝。 诗句释义: 1. “此声不许凤凰知”:这句表达的是声音的独特性,不容许被其他生物理解或欣赏。凤凰作为高贵的象征,此处可能指的是只有特定的对象才能感受到这独特的声音,象征着非凡和特殊。 2. “谁遣猪龙耳畔吹”:“谁遣”表达了一种疑问和不解,可能是对这种声音来源的探索。这里的“猪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描绘
莫恨秋风入女墙,恩情中道易凄凉。 人间纵有春风乐,歌罢桃花亦断肠。 诗句释义 1. “莫恨秋风入女墙”:这句表达了对秋风的无奈和哀怨,秋天的风如同无情的使者,轻易地穿过女墙(象征壁垒或障碍),带来了凄凉之感。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2. “恩情中道易凄凉”:这里提到了“恩情”,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正当这种情感最深厚之时,往往也最易感受到离别后的孤独和凄凉
范增 舞剑鸿门计不成,咸阳归路楚愁生。 子房玉斗空撞碎,柰有陈平四万金。 赏析: 范增,在《史记》中被记载为项羽的谋士,他的智勇和忠诚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范增的事迹,尤其是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范增的形象,既有智谋又有勇气,既有策略也有情感,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星辰。 范增在鸿门宴上的表演,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可能的血战
北海寒深雪满天,边云漠漠汉云连。 将军不是麒麟种,争伴羝羊十九年。 注释:北海之地天气寒冷,大雪纷飞,天空中边塞的云雾弥漫,仿佛连接着汉朝的云彩。这位将军并不是什么高贵的麒麟族后代,但他却毅然选择与一群羝羊相伴度过了十九年的艰难岁月。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海严寒的景象和将军与群羊相依为命的情景,表达了对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诗中的“北海寒深雪满天”形象地展现了北方边境的恶劣环境
诗句释义: 1. 汉使当年得种回 - 这里的“汉使”指的是汉武帝派遣的使者,他们从西域带回了葡萄种子。 2. 至今中国受栽培 - 指至今在中国仍然种植着这种来自异域的葡萄。 3. 秋风马乳颗颗熟 - 描述了秋天收获时的情景,果实饱满成熟的样子。 4. 正可盈缸酿绿醅 - 表示这些葡萄正好可以用来酿酒,绿色的酒液象征着葡萄的新鲜和甜美。 译文: 当年汉武帝的使者从远方带回了葡萄种子
夏圭江天霁雪图 小舟和雪载梅花,水气吹寒拂鬓华。 妙处人琴忘已久,不知乘兴到谁家。 注释: 1. 小舟和雪载梅花:描绘了一幅江边小船载着盛开的梅花,与飘落的雪花相伴的画面。 2. 水气吹寒拂鬓华:形容江水寒冷的气息吹拂着人的鬓发,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 3. 妙处人琴忘已久: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这幅画时,被其中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4. 不知乘兴到谁家:表示作者在欣赏完画后
燕子飞来近画檐,暮春时节雨纤纤。 注释:燕子飞来靠近画有檐的屋檐,暮春时节细雨绵绵。 杏花落尽无情绪,何处人家有酒帘? 注释:杏花落了没有心情欣赏,不知在何处人家有卖酒的酒帘。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小诗,以燕子、杏花和酒帘为意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暮春时节的宁静之美。首句“燕子飞来近画檐”描写了燕子飞近屋檐的情景,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飞临屋檐之上,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徐熙牡丹图的译文: 翠幄笼霞护晓寒,无人凝笑倚栏干。 玉环去后千年恨,留与东风作梦看。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图画,画面中牡丹盛开,色彩艳丽。诗人用“翠幄笼霞”形容牡丹的颜色如同霞光一样美丽,用“无人凝笑倚栏干”表达了观者对这朵牡丹的欣赏。最后两句“玉环去后千年恨,留与东风作梦看”,将这朵牡丹比作昔日的玉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乘兴扶藜过石桥,地平不觉万山高:乘兴扶藜(手杖)过了石桥,觉得脚下平坦,没有高山。 庭前一树梅花白,疑是春阴雪未消:庭前的梅树上开满了白色的梅花,怀疑是因为春天的阴天还没化去积雪。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梅岭,在经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之后,来到一片平坦的梅林时的感受。首句“乘兴扶藜过石桥”,写出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高兴心情。接着,“地平不觉万山高”,写出了梅岭地势平坦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解析与注释 1. 林下黄茅屋数椽,门前流水一渔船 - 林下黄茅屋数椽:描述诗人居住在林荫之下的简陋住所,仅有几间用黄茅草搭建的屋子。"黄茅"指的是一种生长在野外、质地较粗的茅草。这里的“椽”是古代建筑中支撑屋顶的木条,而“数椽”说明房屋不大,但足够供一人居住。 - 门前流水一渔船: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河边有一叶独木舟,这描绘了一幅宁静又有些寂寥的画面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林景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喜林达民至——欢迎林氏兄弟来访。 相交十载不相疏,只数能诗一老逋。——我们相识已经十年,虽然我们之间并不疏远,只是他只会写诗罢了。 曲径不缘花落扫,清尊端为客来沽。——小路上没有因花瓣落下而打扫的痕迹,酒樽是为了迎接客人而准备好的。 剪将春韭露华湿,吟到寒梅月影孤。——把春天的韭菜切成细丝,用露水浸泡使其湿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春日过绣湖 湖上晴光丽物华,行行幽兴浩无涯。 林头新店去沽酒,门外小盆来卖花。 天气可非三令节,春风多在五侯家。 茅庵兀坐无馀事,静看游蜂报午衙。 【注释】 绣湖:指西湖。 晴光丽物华:晴朗的天气里美丽的景色。 行行:指湖边的长堤或道路。 幽兴浩无涯:指内心的幽远的兴致无边无际。
诗句释义 1 钓台耸插大江头:钓台位于江边,其高耸直插入江水之中。 2. 台下悠悠水自流:指钓鱼台下面的江水缓缓流动。 3. 交友端居尊黼服:此处形容君子在闲暇时穿着华丽服装,与朋友交往。 4. 先生高尚只羊裘:先生(即孔子)以简朴的羊皮衣物为衣,表现出高尚的品质。 5. 空山落日哀猿啸:空山中日落时分,哀伤的猿猴叫声回荡。 6. 断岸西风古木稠:岸边被西风吹倒的树木密集,形成一片苍凉的景象。
【注释】 望天台:指诗人登临天台山时所望之景。 万壑千峰紫翠开:形容景色美丽,山峦叠嶂、溪谷纵横,一片翠绿。 沧海波涛时汹涌:大海波涛汹涌。沧海:大海。 琼楼石室自崔嵬:琼楼玉宇的宫殿耸立在岩石上,高峻雄伟。崔嵬:高峻的样子。 丹邱霞酒凭谁遣:丹邱霞酒是诗人的名号,这里借指诗人自己。遣:送、派。 绿水胡麻安再来:绿水指的是清澈的水,胡麻指的是麻籽,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 东望长歌搔短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病后自吟":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之后,自我反省和抒发感慨的心情。"病后"指的是诗人因患病而身体不适。 - 注释:生病后的反思和自我对话。 2. "地僻柴门少客过": 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方偏僻、人迹罕至,很少有客人经过。 - 注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外界的疏离。 3. "寂寥生计柰愁何": 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无奈以及由此产生的忧愁。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