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处云华不夜庭,为餐琼蕊更谈经。
听随瑞叶风来处,看散天花酒半醒。
白凤羽毛寒荡漾,玉龙鳞甲战凋零。
倘非太素司光化,谁压惊尘与效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 “双溪书院对雪”:双溪书院位于山间,面对雪景,环境清幽。
- “宴处云华不夜庭”:在云华楼中设宴,仿佛置身于永无休止的夜晚之中。
- “为餐琼蕊更谈经”:品尝着像琼花一样的美食,继续讨论经书。琼花是珍贵的食物,这里指代美食。
- “听随瑞叶风来处”:随着飘落的瑞叶(吉祥的象征),听着风吹过的声音。
- “看散天花酒半醒”:看到天空中的花雨(比喻雪花),酒意微醺。
- “白凤羽毛寒荡漾”:想象着白凤鸟的羽毛在寒冷中飘动。
- “玉龙鳞甲战凋零”:玉龙鳞片在战斗中脱落、破碎。
- “倘非太素司光化”:如果没有太阳和月亮的自然光合作用,谁能够照亮这世界?太素即太阳,司光化指主管光合作用。
- “谁压惊尘与效灵”:谁来压制那些扰人心神的尘埃,并给予灵感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通过对比“不夜庭”与“宴处”,突出了自然的静谧与人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听随瑞叶风来处”展现了诗人在静听自然界声音时的感受,而“看散天花酒半醒”则描绘了诗人在观赏雪景时的状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