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崖走石势力粗,十家六七无空庐。百年枯冢尚漂泊,变生仓卒人为鱼。
君不见去年四月不雨至七月,涧溪一线皆断绝。
川居人曾死于暍,山居人今死于溺。下田黄尘曾蓬勃,高田白沙全障没。
呜呼灾变何其频,剿民之命谁肯任,苍天苍天实照临。

【注释】

抉崖走石:指山中人攀崖爬石,艰苦跋涉。

力粗:力气大。

空庐:没有居住的人的房屋,即“无人之屋”。

百年枯冢:一百年没有人烟的坟地,形容荒凉。

变生仓卒:灾祸突然发生。

下田黄尘:指下游地区被洪水冲刷成黄色泥土的地区。

高田白沙:指上游地区土地被泥沙淤积,变成白色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夏,当时诗人在江陵(今属湖北)。诗中描述了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反映了人民遭受的灾难。

开头两句:“大川行”,“大川”,长江的别称。这两句是写长江上游的险恶地势,水流湍急,人们为了生存而攀悬崖走峭壁,十分艰难。“十家六七无空庐”一句,描绘了当地百姓流离失所,十有六七人家无人居住的景象。这两句是说,由于长江水势汹涌,所以当地居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过着飘泊生活。

接下来四句:“百年枯冢尚漂泊,变生仓卒人为鱼。”诗人进一步描绘出当地居民悲惨的生活状态。“百年枯冢”一句中的“枯冢”指的是荒废的坟墓。“变生仓卒”是说灾祸来得太快,措手不及,这里指旱灾。

接着五句:“君不见去年四月不雨至七月,涧溪一线皆断绝。”诗人感叹去年四月到七月期间,连年干旱导致涧溪干涸,一片死寂。“涧溪一线皆断绝”是说,原本清澈的小溪,现在变得干涸如线,无法饮用。

最后两句:“川居人曾死于暍,山居人今死于溺。”诗人感慨地说,曾经因为高温而死亡的山中人,如今又因为洪水而被淹死。“下田黄尘曾蓬勃,高田白沙全障没。”“下田黄尘”是指下游地区的土地被黄土覆盖;“高田白沙”则是说上游地区的土地被泥沙淹没。

最后四句:“呜呼灾变何其频,剿民之命谁肯任,苍天苍天实照临。”诗人感叹道,这样的灾害频繁发生,老百姓的生命谁来负责?苍天啊苍天!你究竟要如何来救助我们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无奈和对人民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