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北分降地,马邑山南已拜旗。
尽道汉家无顾藉,锦帆终不有迥期。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前突厥的三台,在雁门关北面的分降地上被攻破,而在马邑山南面的拜旗也被打败。人们都说汉家皇帝没有顾念到这一点,但锦帆终究不会有什么迥期。
注释:
雁门关北分降地 - 雁门关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的一个古老的关隘,是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防线。“北分降地”指的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区域被攻破。
马邑山南已拜旗 - 马邑山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南部的一个山峦,山上的旗帜已经倒伏。“已拜旗”意味着马邑山已经被攻破,军队投降。
尽道汉家无顾藉 -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都说汉朝皇帝对前突厥没有顾及。”顾藉”是指照顾,关照之意,这里用来指汉朝皇帝对待前突厥的态度。
锦帆终不有迥期 - 锦帆是指船上飘扬的锦布作为装饰。”有迥期”表示有期待或者希望,而”终”是始终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锦帆的船只始终不会有期待或者希望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前突厥在雁门关北分降地和马邑山南面被攻破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汉朝皇帝忽视前突厥威胁的讽刺。诗中的“尽道汉家无顾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汉朝皇帝态度的不满。而“锦帆终不有迥期”则暗示了汉朝皇帝的决策始终如一,没有变通,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朝政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