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安垂老,看书只自资。
依依姑射恨,渺渺奉先思。
谁恤萧存后,徒昌东野诗。
孤魂招不得,独坐涕垂颐。

【注释】

卖药:指在街头叫卖草药。安垂老:安养于垂暮之年,形容年纪很大。资:资助。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姑射:传说中的神女,即西施。恨:遗憾。渺渺:遥远。奉先:指东晋名士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字伯厚,曾任琅琊内史。王羲之曾写诗赞美他的功德:“奕世贵胄,有道之门。”后因称祖上为“奉先”。存后:指王羲之。萧存后:指王羲之的叔父王导。徒昌:只求光大。东野:指张翰。他官至太常卿,故人称他为东野公。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王导的。王导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对后世影响很大。杜甫在长安时与王导有过交往。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春,杜甫在洛阳病中,写下了这首七律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全诗前四句写王导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最后两句以感叹结尾,表现诗人对自己不能像王导那样建功立业的惋惜之情。

首联点明题意。“卖药”二句,表明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然关心国事。“安垂老”,是说年高德劭,能够安居乐业。

颔联写王导对自己的思念。“依依”二句,写王导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姑射”,指传说中的神女西施。“恨”,遗憾。“渺渺”,遥远。“奉先”,王羲之的祖父。“思”,思念。王羲之曾写诗赞美他的功德说:“奕世贵胄,有道之门。”后因称祖上为“奉先”。这两句意思是说王导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很殷切,就像王羲之的祖父一样,王氏家族世代显贵,世代都有道德操守,这是值得羡慕的。

颈联用典抒情,写自己的感慨。“谁恤”,意思是谁能了解我的心意呢?“萧存后”,指王羲之的叔父王导。“萧存后”在《世说新语》中作“丞相”,是王导的字。“存后”,是对别人的尊称,意为王导。“徒昌东野诗”一句的意思是说只有东野公的诗歌才能流传千古而不朽。“昌”,兴盛的意思。“东野”指东野先生张翰,他曾做过齐相,官至司隶校尉,封关内侯。《汉书·循吏传》中记载他“为人敏疾公正,居三辅甚有声”。后来,张翰辞官隐居洛阳,过着清闲的生活。“东野诗”,指张翰所作《梁甫吟》。

尾联写诗人的感伤之情。尾联的意思是我虽然能见到你这样的人物,却不能和你一起共事。“孤魂招不得”,意思是我的魂魄都无法召唤得到。最后两句以感叹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导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