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
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
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注释
- “谁谓如胶漆”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比喻,将情感比作胶水和油漆一样紧密且无法分离。
- “中年永别离” - “中年”通常指的是人生的中段,这里指代的可能是夫妻或情侣在中年时期遭遇了长久的分离。
- “崩摧五内热” - “崩摧”形容内心极其痛苦,而“五内”是古代汉语中指代内脏的词语,此处泛指心。”热”表示内心的煎熬。
- “契阔一生悲” - “契阔”意为分离、离别,“一生悲”则意味着这种分离伴随着整个人生。
- “对月听歌处” - 描述了一个场景,人们在月亮下唱歌。
- “围炉把酒时” - 描绘了一个冬日围坐在火炉旁喝酒的温馨场面。
- “凄然独不见” - 独自感到凄凉,但看不到对方。
- “何以慰相思” - 表达了对彼此思念之情,但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解决这种情感。
译文
谁能说我们像胶水和油漆一样永不分开?
中年之际,你我永远别离,心中的痛苦如同烈火燃烧。
我们在月光下唱歌的地方,我们围坐在暖炉旁举杯饮酒的时刻。
我只能独自面对,无法见到你,怎么能安慰我的相思?
赏析
此诗是一封悼亡文,表达了诗人在中年失去挚爱后的悲痛与思念。诗中通过对比“如胶漆”与“永别离”,生动地刻画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因故导致的分离之痛。诗人运用了一系列象征和描绘手法,如月夜、围炉等传统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此外,“对月听歌处”与“围炉把酒时”的描绘,不仅反映了日常生活的片段,也暗示了诗人与逝者的共度时光,增加了怀念的情感色彩。最后,“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无助感和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