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
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
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乙未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饮酒赋诗的一首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
- 释义: 正月七日,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虽然春风拂面,但力量还不是很强劲。
- 译文: 正月七日,春天的气氛已经出现,虽然春天的风已经开始吹拂,但是力度还不算大。
- 关键词: 正月、春意、东风、力量
- 注释: “正月”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阳历的二月末或三月初。“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景象。“东风”指的是春风,通常代表春天的到来。“力量”在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力量,即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 释义: 我贪图座位上的各位朋友的快乐,却没有意识到我的一生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 译文: 我享受座位上的各位朋友的快乐时光,却没意识到我一生的事业并不顺利。
- 关键词: 座上、宾朋、快乐、事业、非
- 注释: “座上”指的是宴会上或者聚会中的位置。“宾朋”指的是客人和朋友。“快乐”指的是快乐的时刻或气氛。“事业”指的是个人的职业生涯或者工作成就。“非”在这里表示不是,即不够好。
第三句: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
- 释义: 青山绿水都可以用来隐居,为何不趁现在回归自然呢?
- 译文: 青山绿水都是可以隐居的地方,为什么不用这些来结束忙碌的生活呢?
- 关键词: 青山绿水、隐居、白发、苍颜、胡不归
- 注释: “青山绿水”指的是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隐居”指的是远离尘世,过上宁静的生活。“白发苍颜”指的是年老色衰的状态。“胡不归”在这里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达为什么不回去的意思。
第四句: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 释义: 一定要在高处向孔子致敬,就像振衣千仞的高山之上一样。
- 译文: 必须到高处去拜见孔子的雕像,就像振翅高飞在千仞高的山峰上一样。
- 关键词: 会须、浮邱袂、千仞、振衣
- 注释: “会须”表示必须要的时候。“浮邱”可能是指孔子,因为孔子常被人尊称为浮邱夫子。“袂”指的是袖子,这里用来比喻高远的山峦。“千仞”指的是极高的山峦,千丈高的山。“振衣”在这里意味着振翅高飞,形容一种精神振奋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节日聚会中的感慨与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宴会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事业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尽管春风带来了生机,但人生并非总是顺畅,而是充满了起伏和挫折。因此,他羡慕那些能够享受大自然和生活的人,并渴望能像他们一样回归自然的怀抱。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就像振翅高飞在千仞的高山之上一样,表达了他对知识和道德追求的执着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