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笑我我忘机,我爱青山直得归。
肯学班超谋肉食,更怜京兆泣牛衣。
心非理义乌能悦,道胜纷华是故肥。
独坐钩帘心语口,回头四十五年非。
注释:
和家弟诚之诗社燕之作:和家弟(即和子由)是诗人的朋友,他们有诗社的雅集。
人皆笑我我忘机:《论语》中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这里指那些嘲笑的人不理解诗的含义,而作者却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忘机”是指不受世俗诱惑的清高。
我爱青山直得归:意思是我喜欢那青山,喜欢那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环境,因此才归隐山林。
肯学班超谋肉食:比喻自己的志向不在于权位和富贵,不愿意像班固那样为朝廷效力。
更怜京兆泣牛衣:京兆(今陕西西安市)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那些被贬谪或流放的人们。“泣牛衣”是指那些因生活所迫而悲伤落泪的人。
心非理义乌能悦:意思是只有通过内心的感悟和修养,才能真正地感到快乐。
道胜纷华是故肥:意思是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避免外界的纷扰和繁华。
独坐钩帘心语口:独自坐在帘后,自言自语地吟诵着诗句。
回头四十五年非:意味着回首过去,才发现自己已经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变迁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朋友和子由的一首酬唱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诗人用《论语》中的“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这句话来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并不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喜欢那种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因此选择了隐居山林。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于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班超谋肉食”和“班固为朝廷效力”这两种不同人生道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权位和富贵的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在于此,而在于追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富足。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整个社会层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诗人进一步运用了“班固为朝廷效力”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他认为自己应该追求更为纯粹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而不是被世俗的权力所束缚。这种追求体现了他对人性本质的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
诗人通过对“京兆泣牛衣”这一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被贬谪或流放人士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这些被命运捉弄的人们之所以悲伤落泪,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无奈和痛苦。这种同情和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性深处的关爱和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
诗人用“回头四十五年非”这一结尾来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反思。他意识到,回首过去才发现自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和变化,这些经历虽然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困扰,但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追求。这种反思和总结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这首酬唱之作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本质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和谐共生的向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整个社会层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同时,这首诗也是诗人对于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反思,通过回顾过去的岁月,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