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
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
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闲,湛然若秋水。
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
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
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
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
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
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
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冯生成之自燕归平阳赖寂照先生获脱奴役复齿士列将复归燕主吾友济夫来谒诗姑序其概以答云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

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

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闲,湛然若秋水。

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

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

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

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

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

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

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注释:

冯生成之:冯生指冯氏之子,成之是他的字。 英英大冯君:英俊杰出的冯君。大:这里表示“非常”。 雅志:高雅的志向,指高远的抱负。千里:喻指事业的伟大。 坎■(qiǎn jù):比喻处境困厄。 处:居住。 而姑止于此:然而只能停留在这里。止:停留。 出处:指进退出处,比喻进退出处的不同境遇。 动静无二理: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燕坐三十年:长时间地闲居在家,不问外事。燕坐:闲居、闲住。 方寸:心;也泛指心意或精神世界;也指内心。 湛然若秋水:形容心境恬静清澈如同秋天的流水。 颜:脸色,这里代指心情。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自己说自从失去功名利禄后,家业衰败才勉强保全生命。 衣冠:古代读书人的服饰。 家破偶不死:偶然还能保全性命。 失身坑阱中:被陷害到坑中。 摇尾:狗摇尾巴,喻指谄媚讨好。 凡几祀:过了多久。 忽逢盘谷翁:忽然遇到一个名叫“盘谷”的人。 盘谷:地名,具体所在不详。 引手唯力致:伸手尽力相扶。 力极势未回:力量用尽,情势仍然没有回转。 既出几复委:一旦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不知因何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回到先生身边。 又入先生耳:又一次进入先生的耳中。 一见不忍遗:第一次见面就不忍离开他。遗:留、留连。 即命加冠履:立即命令给他戴上帽子和鞋子。 奴虏岂所安:奴隶哪里是我的归宿?奴虏:奴仆、俘虏。 推己:推已及人,即推己及物。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待人接物的美德。 知彼:了解别人。 己:自己。 恻然动于中:内心深深地感动。 弃金犹弃秕:舍弃金钱就像扔掉秕谷一样不值得。 豺、虎:野兽,喻指凶残之人。 永谢泥与滓:永远告别污泥浊水。 乞诗答盛德:乞求一首诗来回答先生的盛情好意。 良亦美:确实也很美。 顾我欲何言:但我想说什么呢? “顾”是“但”的意思;欲何言:想说什么话。 笑不如己:笑着说自己的见识还不如自己。 先生世外人:先生您是一个超脱尘世的人。 于汝初何俟:对你开始有什么期待吗? 苟能肩一心:如果能够共同追求一种信念的话。 肩:担负、担当的意思。一心:一致的理想目标或信仰。绮语:华丽的辞藻。 奚足恃:这有什么值得依靠的呢? 屈信:委屈信使。信:使者,信使。 固有时: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 屈信:委屈的信使,指被迫顺从的命令或奉命出使。 此时政在知己:这时的政治完全取决于你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指明君或贤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