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金鳌背,乾坤浩荡间。
远吞四海水,低压五州山。
说法骊龙听,忘机鸥鸟闲。
乘槎如可问,吾欲款仙关。
【注释】:
- 七月望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教的盂兰盆节。龙翔:人名,此诗作者友人。付知命:即刘知白,诗人好友。谒了:拜见。了即休:即刘知白,诗人友人。
- 了却:完成。了:了结,完毕。
- 金山:即金山寺,位于镇江城北,是南朝梁武帝为安葬其父萧衍而建造的佛塔。
- 真杨瓜州:今江苏扬州一带。江阴:在江苏省南部长江沿岸的一个城市。
- 戢戢如指:形容山势连绵,像手指一样密集。
- 独立金鳌背:指站在金山寺的山崖上,远眺四方。金鳌背:传说中海中的大龟,背上有一座山。
- 说法:讲经说法。骊龙:龙的一种,这里比喻佛法高深莫测。
- 吾欲款仙关:我打算到仙人居住的地方去。仙关: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关口。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七月望日登金山寺,远眺四方的景象,以及他对于佛法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首联“七月望日与龙翔付知命谒了即休上人因登金山绝顶见真杨瓜州镇江江阴诸山戢戢如指”,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在七月望日登金山,远眺周边山脉的情景。这里的“七月望日”,指的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龙翔”是指诗人的朋友,“付知命”是他的字。他们一起拜见了名为“了即休”的上人。“金山绝顶”则是指金山寺所在的山顶,“真杨瓜州、镇江江阴诸山”则指的是周围的风景。诗人在这里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
颔联“独立金鳌背,乾坤浩荡间。远吞四海水,低压五州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金山寺山崖上的情景。”金鳌背”暗指金山寺,而”乾坤浩荡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广阔无垠的感受。”远吞四海水,低压五州山”则是说金山寺如同一只巨兽般屹立在大海之中,俯瞰着四海之内的水流,同时它也像一座山那样压住了五州的大地。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金山寺的雄伟与威严。
颈联“说法骊龙听,忘机鸥鸟闲。”则是对佛法的赞美。“说法骊龙听”,意指佛法高深,如同骊龙一般神秘。”忘机”则是指忘却一切杂念,达到心灵的自由状态。而”鸥鸟闲”则是用来形容诗人在佛法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里的”鸥鸟闲”并非真的指鸥鸟,而是诗人用一种象征性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尾联“乘槎如可问,吾欲款仙关。”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向往。”乘槎”是指古代传说中一种可以漂浮在空中的木筏子,”款仙关”则是表示希望能与仙人相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