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春圃笋纤纤。
势健争先出,行分续后添。
触藩和叶破,穿壁带泥粘。
犊角形虽瘐,猫头味不兼。
夷齐全节操,王解异贪廉。
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
清凉生肺腑,淡薄胜齑盐。
諌果嘉同苦,思莼陋绝甜。
祖生鞭已试,苏武节难歼。
便使馋涎忍,休令饱腹厌。
常怜风入户,不见雨侵檐。
色映琉璃枕,阴浮翡翠帘。
坚贞谁与友,正直尔休谦。
好拟渭川富,终奇淇澳瞻。
相逢心独喜,得句手还拈。
坐久云生席,更深月露奁。
未看巢叶凤,空叹上竿鲇。
薄世皆眼白,吾侪徒首黔。
七贤人品异,六逸姓名潜。
座上唐夫子,居然有紫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及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作进行分析。
(1)
“晓行□ □□ 春圃笋纤纤。势健争先出,行分续后添。”这两句写早行所见的笋。诗人以“纤纤”形容春笋细小,又以“争先出”“续后添”形容春笋竞相破土而出的景象。
(2)
“触藩和叶破,穿壁带泥粘。犊角形虽瘐,猫头味不兼。”此句写笋出土后的情景。“触藩和叶破”,说明笋已出土,而竹笋出土时,笋壳上常常有泥土粘连。
(3)
“夷齐全节操,王解异贪廉。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此句写竹笋出土的样子。“夷齐全节操”,是说竹笋在出土时,其尖端向上;“王解异贪廉”,是形容笋尖形状像王羲之的笔锋(即所谓“王字”),也比喻人品高洁。“玉版霏霏嫩”,“玉版”指笋皮,“霏霏”形容细长柔软。“玳簪剡剡尖”,“玳簪”指翠绿的竹笋尖儿。
(4)
“清凉生肺腑,淡薄胜齑盐。”此句写笋吃起来味道清凉爽口。“清凉生肺腑”,形容吃下鲜嫩多汁、清香爽口的竹笋,感觉非常清爽。“淡薄胜齑盐”,意思是吃笋的味道,胜过了咸菜的滋味。
(5)
“諌果嘉同苦,思莼陋绝甜。”“祖生鞭已试,苏武节难歼。”“便使馋涎忍,休令饱腹厌。”这三句分别描写了莼羹、莼菜汤以及菰米羹的美味。“諌果嘉同苦”,用“諌果”(一种可食的草本植物)来比喻莼羹,意思是莼羹的味道虽然很苦,但比它更苦的东西却很少。“祖生鞭已试”一句,用西晋人孙楚的典故。“苏武节难歼”,用汉代苏武的故事来表达对清廉正直品格的赞美。
(6)
“常怜风入户,不见雨侵檐。色映琉璃枕,阴浮翡翠帘。”“坚贞谁与友,正直尔休谦。”“好拟渭川富,终奇淇澳瞻。”“相逢心独喜,得句手还拈。”“坐久云生席,更深月露奁。”“未看巢叶凤,空叹上竿鲇。”“薄世皆眼白,吾侪徒首黔。”“七贤人品异,六逸姓名潜。”“座上唐夫子,居然有紫髯。”“”三句分别写景抒情。第一句“常怜风入户”中“风”指清风,“入”是进入。第二句写室内外环境不同,室内有碧绿的纱帘,室外有飘飞的柳絮。第三句“色映琉璃枕,阴浮翡翠帘”中“色”指色彩,“映”指反射。这两句话写室内外的景物,突出室内环境的幽静之美。
【答案】
(1)
晓行 二月二十七夜偶尝苦笋与叔固彦章志亨叔侄联句并用述怀
(2)
纤纤 势健 行分 触藩和叶破 穿壁带泥粘 犊角 猫头 玉版 翡翠 坚贞谁与友 正直尔休谦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