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峥嵘入夜平,羁怀牢落傍秋生。
断云推月吊孤影,高濑挟风来远声。
山店辟纑松火细,水楼欹枕葛衣清。
馀年饱食惭疏放,回首南州欲用兵。

【注释】

寓中水楼:在寓所的水楼上。

残暑:夏末的暑气。峥嵘:高峻貌。羁怀牢落:羁旅愁思郁结不舒。傍秋生:秋天到来时,羁旅情怀更加沉重。断云推月:形容月光被乌云遮挡。吊孤影:比喻孤独寂寞。高濑挟风来远声:山涧溪水在风中潺潺流动发出的声音。辟纑:用火烤松木,使松针发热,以取衣取暖。欹枕:斜倚枕头睡觉。葛衣清:指葛布的衣服,葛布为夏衣,清凉舒适。馀年饱食惭疏放:说余下的日子吃得饱饱的,惭愧自己疏懒放纵。馀年:指剩下的日子。饱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疏放:疏狂放纵。南州:泛指南方地区。南州想用兵:意谓想在这里发动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寄居他乡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点明题旨:“残暑峥嵘入夜平,羁怀牢落傍秋生。”意思是残暑尚未消尽就到了夜晚,羁旅的情怀也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沉重了。“残暑”即夏末的暑气,“峥嵘”形容暑热之极,“平”是形容词作动词,“峥嵘入夜平”意谓暑热已经消歇,天气渐渐平静下来。“羁怀牢落”是说羁旅的情怀,因旅途中的劳顿和羁旅生活的寂寞而变得忧郁、沉重。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初到异地时那种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凄凉的心情。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这种心情:“断云推月吊孤影,高濑挟风来远声。”意思是说,当乌云密布遮住月亮的时候,诗人不禁想到那孤零零的身影;山涧溪水在风中潺潺流淌,发出遥远的声响。“断云推月”是说乌云遮天蔽日,把月亮挡住了。“吊孤影”是说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孤身一人。“高濑挟风来远声”的意思是说,高高的山涧溪水在风的推动下发出遥远的声音。这句诗写得很有境界,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力。

最后二句是说:“山店辟纑松火细,水楼欹枕葛衣清。”意思是说,山中小店用火烤松木,使松针发热,以取衣取暖;在水楼上斜倚枕头,穿葛布的衣服感到很清爽。这二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欹枕”是斜着枕头,“葛衣清”是指穿葛布衣服,因为葛布吸汗透气,很凉快。

最后二句是说:“馀年饱食惭疏放,回首南州欲用兵。”意思是说,剩下的日子里我过着饱食的生活感到惭愧,回想起南方打算发动战争的事情,更觉得应该努力奋发。“馀年饱食惭疏放”是说在异乡过着饱食的生活,感到惭愧。“回首南州欲用兵”是说回顾南方战事紧张,想要有所作为。这二句诗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