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朱户旧婆娑,今日重来满绿莎。
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
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
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依旧照嵯峨。
这首诗是杜甫的《乱后访旧有感》。下面是逐句释义:
- 粉墙朱户旧婆娑,今日重来满绿莎。
- “粉墙”和”朱户”指的是古时候的住宅,通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或者官宦之家,墙上涂有红色的油漆。”婆娑”在这里形容房屋经过风雨侵蚀后的样子,显得有些破旧。
- “今日重来”说明诗人在战乱之后重新来到这里,感慨万千。
- “满绿莎”是指草地上覆盖着绿色的草,可能是诗人看到战后的荒废景象,心中涌起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 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
- “绨袍”是一种用粗布或粗毛制成的袍子,质地粗糙,常用来比喻贫贱的朋友或恩人。
- “知己”在这里指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朋友中懂得珍惜友谊的人。
- “纨裤少年”则是指穿着华丽衣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能没有经历过战乱,对世事的变化缺乏深刻的理解。
- 通过比较“知己少”和“少年多”,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真挚友情的怀念和对当前世态人心的失望。
- 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
- “灯”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节日或者庆典时悬挂的彩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深巷”指的是狭窄而幽深的街道,这里用来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行乐”意味着寻求娱乐和快乐,但在这个背景下,它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却难以实现的痛苦心情。
- “呼酒长亭”则描绘了诗人在宽阔的长亭中饮酒,借以排遣心中的愁绪。
- “忆醉歌”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追忆,以及在这样的回忆中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 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依旧照嵯峨。
- “河南桥”可能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座桥梁,或者是诗人记忆中的某个地点。
- “儒冠”指的是古代士人的帽子,代表着读书人的装束和学问。
- “嵯峨”在这里形容桥上的石头因为岁月的流逝显得更加峻峭和古老。
- 通过对河南桥下河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历经战乱,但依然保持着学者风范的决心和自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亡成都时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战乱之后的所见所闻进行感慨和抒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亲友、生活情趣等方面的怀念之情。其中,“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一联尤为突出,通过对旧友和新朋的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浮华世界失望的情绪。整首诗既展现了杜甫深沉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忧虑。